大西抬手看了看手表,3点半已经过去了。虽然还没有接到攻击珍珠港开始的电报,但从时间上推算,偷袭珍珠港的行动应该已经开始了。大西心中暗想:“如果我是对方的参谋,将立即派遣b—17轰炸机发动先行攻击,消灭日本的大部分空中兵力。相信美军一定有和我同样想法的人。在这一大片携带炸弹的机群中,只要投下一枚炸弹,整个基地就会变成一片火海。”
的确,正如大西所预料到的那样,在美军中确有一位持这样想法的将军。
正当大西和他的飞行员们戴着他们的防毒面具沮丧地等候在他们的飞机旁,准备迎接美国空军有可能发动的轰炸时,在马尼拉,8日凌晨3点40分,东京时间4点40分,麦克阿瑟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被告知珍珠港遭到轰炸,战争已经爆发。当时他正在马尼拉饭店他的套间里,一名正在收听美国短波电台舞蹈节目的二级准尉报告了他。听到这一消息,麦克阿瑟将军惊讶得大叫起来:“珍珠港!它应当是我们最强大的据点。”不久华盛顿陆军作战局局长伦纳德·杰罗准将打来电话,证实了这个消息,并且告诉这位将军:“如果你那儿在不久的将来遭到进攻,那是不会出人意料的。”
早在11月27日,麦克阿瑟就曾得到华盛顿的警告,说日本人可能发动攻击。就在不久前,吕宋岛上有人还目击了几架日本飞机凌空而过。尽管情报官员怀疑吕宋岛是否会在台湾日本飞机的攻击范围内,但麦克阿瑟还是下令把35架b—17轰炸机从克拉克基地转移到南部棉兰老岛更为安全的机场。然而和夏威夷遭袭击前一样,菲律宾同样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危险毫无察觉,战争爆发的那一刻,仍有一半的b—17轰炸机留在克拉克机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战争反应最快的还是飞机和空军。空军司令刘易斯·布里尔顿少将随后被麦克阿瑟的参谋长理查德·萨瑟兰叫醒。他立即命令他的飞行员进入戒备状态。1个小时之后,布里尔顿来到马尼拉司令部。作为空军司令,他深知飞机的重要性以及战术发起上的突然性,因此要求立即派出菲律宾的全部b—17轰炸机前去轰炸日本在台湾的港口和机场。但是那天早上,一种致命的麻痹症折磨着麦克阿瑟的指挥部。麦克阿瑟摇头说道,必须等到有更足以说明日本意图的明显迹象,才能进行空袭,而他的参谋长则坚持要作初步侦察,因为在他的指挥部里找不到一张有关日本在台湾的军事地图,更没有航空侦察照片,飞行员无法知道要去轰炸日本在台湾的哪些目标。
清晨5时半,麦克阿瑟收到华盛顿的一封电报,命令他立即执行“彩虹5”号作战计划,对日实行战略防御。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态似乎模糊了他的判断。这位61岁的美国老将军好像被菲律宾的热带生活消磨了斗志。美国作家戴维·贝尔加米尼写道:“尽管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军衔的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已经有6年了,不过,他训练的部下是为争取和平的,不是对付战争的。通讯联络靠菲律宾的电话系统,所以是靠不住的。战时正常的安全保卫措施和工作程序都没有明确规定,演习也不够。马尼拉空军情报处的雷达是新装备的,如果有一群鸽子在它前面鼓翅飞翔时,就很容易出现探测错误。”
东京时间上午7点30分,也就是马尼拉时间上午6点30分,日本陆军航空兵所在的台湾东部基地由于大雾已经开始消散,32架轰炸机克服大雾带来的不利影响,设法起飞,开始执行轰炸吕宋岛北部碧瑶机场和图盖加拉奥机场的任务。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阿诺德将军从华盛顿给布里尔顿将军打电话,告诉他绝不能使停在机场上的轰炸机重蹈珍珠港覆辙,布里尔顿再次要求麦克阿瑟准许派遣一队飞机前往台湾侦察,但又被拒绝。后来设在马尼拉北面85英里的伊巴机场的一台雷达报告,一批不明国籍的飞机正在逼近,美军紧急出动了36架p—40战斗机和除一架以外的所有b—17轰炸机。事实证明这是假警报,所有的战斗机撤回基地,但b—17奉命仍留在空中盲目盘旋,围着吕宋岛转圈。麦克阿瑟致电华盛顿说:“我们的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同时他的参谋长给布里尔顿打电话,拒绝后者提出的“立即”对台湾日军发动空袭的要求。麦克阿瑟宁愿让他的飞机围着吕宋岛空转,也不愿意让其执行真的战斗任务。
而在高雄基地,大西一想到山本五十六对他的期待,就对眼前这种无法上天的景象折磨得急火攻心。他在大声地对气象长发着脾气:“气象长!怎么搞的?”再过几小时就到中午了。由于陆军已经对菲律宾按计划发起了攻击,美军肯定已经做好了迎击的准备,战斗机升空待命,只等日本笨重的轰炸机前来上钩了,说不定它的b—17轰炸机已经起飞向台湾飞来了。大西急得满头是汗,但又无可奈何。
两个多小时之后,日本空袭碧瑶的消息传到了马尼拉麦克阿瑟的司令部。布里尔顿少将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给麦克阿瑟的参谋长打电话,指出既然日本人已经“公开行动”了,现在已有充分的理由立即对日本实行轰炸。布里尔顿还要求萨瑟兰准许撤回仍在阿拉亚特山上空盘旋的b—17飞机,以便重新装上炸弹。“如果克拉克机场遭到袭击,”他警告说,“我们就不能使用它了。”使布里尔顿惊讶的是,他的要求又一次遭到拒绝。又过了45分钟,萨瑟兰回了电话,允许派一队摄影侦察机,后来麦克阿瑟本人也打来电话,赞成如果航空照片确定了目标,就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对日本进行一次轰炸袭击。
然而,日本人已经等得太久了,他们再也不会给麦克阿瑟这样上佳的机会了。就在麦克阿瑟终于答应布里尔顿要求的时候,在台湾高雄基地,满头大汗的气象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向大西报告:“天气好转了!雾散了!”果然弥漫的大雾正在缓缓移动,被遮住的太阳也正穿过雾障发出它那刺眼的光芒。
“立即出发!”一声令下,起飞号吹响了,首先由零式战斗机以三机编队的方式起飞,以在上空进行警戒。接着轰炸机也一架一架地陆续升空了。日本海军第11航空舰队的192架飞机开始了前往菲律宾的300英里飞行。
无巧不成书,布里尔顿恰好在这时开始执行麦克阿瑟的命令。12点,16架b—17返回克拉克机场,3架装上了摄影设备,其余的装上了100磅和300磅的炸弹。正午之前5分钟,布里尔顿向麦克阿瑟报告,他准备在“下午1点派出一批飞机”。轰炸驾驶员下班吃午饭去了。在南中国海巡逻的p—40战斗机也被召回加油。麦克阿瑟瞬间的命令,铸成了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大失误。
正午之后几分钟,设在伊巴机场的那台唯一能工作的雷达发现了入侵的飞机。布里尔顿的空防警报处处长亚历山大·坎贝尔上校急忙向克拉克机场发电传电报,但是没有打通,用电台呼叫也没有人回话,报务员显然同飞行员一起吃午饭去了。最后,坎贝尔总算与克拉克机场接通了电话,一个低级军官答应“尽快地”向基地司令和作战处军官报告这一发现。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日本人再也不会轻易错过最后的机会了。
当分别担任伊巴和克拉克机场的攻击队在12时45分左右到达两个机场的时候,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冒死也要实行强攻的日本飞行员惊喜地发现,克拉克上空出奇的平静,机场上空连一架飞机的影子也没有,再俯视机场,只见机场上整齐地摆满了轰炸机、战斗机。
这是怎么回事?倒是日本的飞行员感到不可思议。驾驶零式战斗机空袭克拉克基地的坂井三郎说:“眼前的一切让我们难以置信,我们没有遇到预想中向我们俯冲攻击的大批美军战斗机,相反,当我们俯视机翼下方时,看到的却是一组活靶子——整整齐齐排列在机场跑道上的60架敌轰炸机和战斗机。”他和他的僚机驾驶员在克拉克基地上空巡航了足有10分钟,等候一式轰炸机的到来,因为他们是为轰炸机担任护航任务的。
随后赶来的轰炸机,直接飞向轰炸地点。“海军的飞机来了。”当美军3架摄影侦察机开始起动,朝着从机场尽头迅速过来的小黑点滑行的时候,1名机组人员说道。一名飞行员感到奇怪,高声问:“他们为什么投铝箔?”另一名则抓起照相机准备拍照。“那不是锡箔,是该死的日本佬!”这时机场响起了空袭警报,地面美军的防空炮火开火了,但根本击不着在2.2万英尺高度的日本飞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架美国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然而为时已晚。头顶上第一批攻击的日机呼啸而过,机关炮喷着火舌,炸弹在地上迸出一团团火球。坂井回忆道:“攻击完美无缺。炸弹一连串地从弹舱弹出去落向投弹手经过长期仔细研究的目标。弹着点非常准确——事实上,这次是我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所见的我们飞机最准确的轰炸。整个空军基地仿佛要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升上天空。飞机库和其他地面设施的碎块残片被炸得四处纷飞,地面一片火海,熊熊烈焰冲天而起。”
3架试图起飞的b—17最终没有飞起来。炸弹将它们炸成一片火海,仍然整整齐齐停在机库前面的那些飞机也中弹起火。4架“战鹰”式战斗机总算飞到空中,但无法阻挡三批协调得很好的敌机对克拉克机场的疯狂轰炸。日本战斗机紧随在轰炸机之后,猛烈扫射着俯冲下来,刚刚扫射了邻近一个战斗机机场的44架零式飞机意犹未尽,也赶来助兴。曳光弹点着了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垒”一架接一架爆炸。坂井三郎用机关炮射中了跑道上的两架b—17轰炸机。接着他又捕获了返航前的最后一个猎物——一架正升空的美军p—40战斗机闯入他的视野。他扣动扳机,子弹呼啸着射向美国飞行员的座舱罩,接着便是轰的一声爆炸。坂井回忆说,这架美国战斗机像是摇摆了一下,接着便一头栽到地面上。
日本飞机在不断轰炸和扫射近1个小时之后,隆隆地飞走了。只要数一数烧焦的和正在冒烟的飞机残骸,就可以看出麦克阿瑟的空军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只有事前转移到棉兰老岛的17架“飞行堡垒”幸存下来,其他18架全部被炸成碎片,53架p—40飞机和3o架其他飞机也被炸得支离破碎。80人丧生,150人受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被炸毁的地面设施中竟有一套雷达系统,它完全可以对这次袭击作出报警。然而遗憾的是,它尚未安装起来。在战争开始后第一个小时里,麦克阿瑟将军就损兵折将几近半数。而日本人则仅以7架零式飞机的极小的代价,就赢得了以后顺利入侵菲律宾所必需的空中优势。
参加攻击的日机返航了。飞行员们兴奋异常而又困惑不解。第一架轰炸机着陆后,机组人员刚一爬出机舱就互相发问:“敌人是怎么了?看上去他们好像根本不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最为兴奋的大西以少见的高兴向远在“长门”号上的山本报告空袭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美军空军司令布里尔顿少将则接到了阿诺德将军狠狠责骂他的电话,要他解释“究竟为什么”在接到那么多的警报之后还被炸了个措手不及。这正是:迷雾笼罩,偷袭一波三折;丧失警惕,迎战三心二意。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