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阻击战中,英雄的红军战士打得非常英勇。伊吉谢夫大尉的炮兵连一天内歼灭敌人19 辆坦克,自己也遭到猛烈的突击。全体官兵虽然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但守住了阵地,没有让敌人突人。由科诺瓦连科少校指挥的一个步兵团,在7 月6 日击退了敌人16 次冲击,使法西斯军队遭受数以干计的伤亡。7 月8 日,德军加强了在奥利霍瓦特卡方向的冲击。纳粹军队在这里又一次领教了苏军英勇顽强的精神。由鲁科苏耶夫上校指挥的反坦克炮兵旅,与敌人的300 辆坦克和近百架飞机进行了力量悬殊的战斗。就这样,到7 月10 日为止,德军损失了希特勒作为主要赌注的数百辆坦克后,并没有向前推进。
还在上述交战过程中,即7 月9 日拂晓,斯大林大元帅往中央方面军指挥所打电话。他向朱可夫问明情况后说:
“按照计划规定,现在该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左翼行动的时候了吧?”“是的,斯大林同志。”“为了不让敌人有时间组织将要被迫转入的防御,应使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全部兵力和西方方面军的左翼迅速转入进攻,否则中央方面军不能顺利地实施计划中的反攻。”“我现在就到夫那里去,让布良斯克方面军在近日内向敌人发起进攻。”7 月12 日,市良斯克方面军及西方方面军的加强近卫第十一集团军按照最高统帅的命令转入进攻。尽管德军的防御是纵深梯次配置的,工事十分完备,抵抗很顽强,苏军还是突破了敌人的防御并开始向奥廖尔总方向推进。
不出所料,敌人在奥廖尔地域陷入一片慌乱,苏中央方面军毫不迟延地利用了这种形势,于7 月15 日转入反攻。于是,在这里,在奥廖尔地域,希特勒经过长期准备的总攻彻底垮台了。德军尝到了惨重失败的苦头,尝到了苏联猛烈炮火压向仇敌的全部威力。
但是,在个别地段,在别尔哥罗德地域,敌人实施了更加猛烈的向心突击。7 月6 日,奥博扬方向发生了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交战双方同时出动了数百架飞机和数百辆坦克参加战斗。可是敌人没有能够打破苏军的钢铁般的防御。坦克兵、炮兵英勇地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冲击。仅7 月6 日一天,德军就在这里损失了200 余辆坦克、数万名士兵和将近100 架作战飞机。
7 月7 日清晨,德军再次发起了猛烈冲击。天空和地面炮声隆隆,夹杂着坦克和马达的巨响,不绝于耳。沃罗涅什方面军部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支援下顽强战斗,没有让敌人突破第二防御地带,但在一些地方德军还是楔入了苏军防御。于是,方面军指挥员将近卫坦克第二军和第五军以及由其他方向抽调的一些步兵师和炮兵部队,在当时已处于危急状态的这一地段投入交战。两天内,敌人又损失了200 多辆坦克和很多其他技术兵器。其步兵部队的人数已不超过原有人数的一半。7 月10 日,敌人经过调整部署,将主力集中在较狭窄的地段,重新向普罗霍罗夫卡方向进攻,打算在这里击溃已被削弱的苏联部队。7 月11 日,在普罗霍罗夫卡方向继续进行着激烈的交战。
日终前,沃罗涅什方面军地段上的战事发展到一个关键时刻。苏最高统帅部根据预定计划,从预备队中将近卫诸兵种合成第五集团军及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调往普罗霍罗夫卡地域,于7 月12 日晨投入战斗。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约有8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军在奥博扬和普罗霍罗夫卡方向的全部坦克也不少于此数。两军旗鼓相当,但敌军的士气经过与红军的多次交战,已经低落下来。7 月12 日,在沃罗涅什方面军地段进行了最大的一次交战,双方出动了数以千计的坦克和飞机进行厮杀,敌我双方都力争压倒对方,争夺战争的主动权。
这一天,斯大林往布良斯克方面军指挥所打电话,命令朱可夫立即飞往普罗霍罗夫卡地域,负责协调沃罗涅什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行动。那里所有的地段都在进行激烈的血战,数百辆坦克和自动火炮在燃烧。战场上空,硝烟滚滚。这是在别尔哥罗德方向交战的转折时刻。已疲惫无力并对胜利丧失了信心的希特勒匪军,逐渐转入防御行动。失可夫遵照斯大林的指令,将两个方面军的全部兵力投入决定性的反攻。7 月16 日,德国遭到重创后开始退却,苏军乘胜直追。在北面,三个方面军发起反攻之后,继续前进,于8 月5 日解放了被敌寇占领近两年之久的奥廖尔。在南面,沃罗涅什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自8 月3 日发动强大攻势,于8 月5 日解放了别尔哥罗德。为了庆贺苏军解放上述两座重要城市的胜利,经斯大林的提议,8 月5 日24 时在首都莫斯科用120 门大炮齐鸣12 响,向英勇的红军表示祝贺。这是苏联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第一次鸣礼炮庆祝苏联的胜利。
之后,草原方面军继而南下,经过激战粉碎了哈尔科夫附近的敌军,于8 月23 日开进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至此,规模巨大的库尔斯克战役持续了50 天,以苏军的辉煌胜利而宣告结束。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50余万人,3000 门火炮,3700 架飞机,1500 辆坦克,其中有大批“虎式”、“豹式”等新式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一战役,是希特勒妄图挽回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丢失战略主动权的最后一次挣扎,实际上是德国法西斯势力灭亡前的回光返照。从此以后,德军在苏德战场最终地、完全地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进攻战了。所以斯大林说:“如果说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会战,预告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覆灭,那未,库尔斯克附近的会战,就使得它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此次战役也证明,英勇的苏军不仅能在冬季发动攻势,而且在夏季也同样能胜利地进行进攻战,从而粉碎了希特勒关于“苏军不能在夏季进行有效进攻”的谬论。
库尔斯克战役还没有全部结束,斯大林就作出了下一步的决定: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苏军应当勇猛地追击德军,尽多尽快地把法西斯占领和奴役下的苏联西部领土和人民解放出来。所以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在9 月到11 月的三个月时间内,苏军在南部和中部战场全线出击,猛打猛追,德军节节败退。在南方,红军9 月份解放了诺沃罗西斯克和塔曼半岛,彻底肃清了高加索地区的敌人;同时解放了苏联的重要工业区顿巴斯,把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敌军从陆地上封锁起来。
1943 年10 月,杠军在多处渡过了第聂伯河。11 月6 日基辅解放,两天后,日托米尔解放。北面的进展没有这么壮观,但9 月25 日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彻底解除了受进攻的威胁。到1943 年底,红军已收复了德寇在1941 年至1942 年间向东大举进攻中所侵占的大部分领土。但白俄罗斯的大部分、西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仍在德寇手中。
红军在向西推进、解放德寇占领区的过程中,发现了德国法西斯对战俘和老百姓骇人听闻的残暴罪行。大部分战俘被活活饿死。这是因为德军接到了“元首”的命令,要求他们在德国以外就地寻找粮食,一切余粮都必须送回到当时已实行严格定量供应的德国。但这一灭绝人性政策的另一个理由是,“俄国人是贱民,是劣等民族,只能像动物一样来对待,‘犹太人——布尔什维克制度’必须摧毁。”据估计,1941 年6 月至1944 年5 月间,德军在苏联俘虏了516 万人,其中105.3 万人最后获得了解放。但375 万多人因大屠杀、饥饿和寒冷而灭绝。他们被圈在露天里,没有任何遮蔽,没有食物,在秋冬的严寒中很快就死去。像这样死去的苏联老百姓,包括妇女和儿童,肯定超过这个数字。有人估计高达1000 万以上。
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哈尔科夫通常有90 万人口,在战争初期大批逃难的人涌入时,人口膨胀到130 万。德军临近时,成千上万的人往东部方向逃跑。
被占领时,市内大约有70 万人,但只有一半幸存下来。那一半人当中,有12 万人被送往德国从事奴隶劳动。有7 万至8 万被饿死冻死。约有3 万人,其中包括1.6 万名犹太人被处决。奥廖尔的11.4 万人口,在解放时不超过3 万人。德寇杀害了大约1.2 万人,送到德国去做奴隶劳动的有两万多人。
每一个被占领的苏联城镇和乡村都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首先遭杀害的是犹太人,接着俄罗斯人遭到各种各样残暴的虐待。在基辅附近的娘子谷,10 万名犹太人遭屠杀。德寇把凶恶残忍集中在犹太人和俄罗斯人身上。他们对待乌克兰人和穆斯林的态度略有不同,因为这些人被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实际敌人和潜在敌人”。德军直到1942 年底才稍为改变了一下对苏联战俘的待遇,让他们选择饿死或其他死的方法,或去参加反动的“弗拉索夫军”。
但大部分苏联人宁死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至于关在达豪和其他集中营里的人,活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
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原是第十四榴弹炮团的一名上尉,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与他的部队一起开赴白俄罗斯前线。1941 年7 月他被俘。后来德国人认出了雅可夫,大肆宣传斯大林的儿子已落入他们的手中,但斯大林就是不理那一套。
1943 年冬末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斯维特兰娜难得去看望了一下她日夜忙于公务的父亲。斯大林对她说,“德国人提议我们用一名战俘去交换雅沙(雅可夫)。他们想要我同他们作交易,我不干!战争就是战争!”她补充说:
“从他的语调中我可以看出他心烦意乱。关于这件事他一个字也不肯多说。”1945 年夏天,欧洲战争结束后,她又难得去看望了一下父亲。斯大林又谈起了雅可夫。“德国人把雅沙枪决了,”他说,“我收到了一位比利时军官的一封信函。”她注意到他说话时心情沉重,不想多言。斯维特兰娜爱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感到在他被法西斯处决之后,她的父亲对这个儿子怀有深厚的感情,意识到他原来那样对待儿子是苛刻和不公道的。但她在一本书中写道,“这非常像我父亲的作法,因为他可以把自己的家属撇开不管,忘却他们,好像他们不存在一样。他整天想的是国家,是工作。”在战争期间,斯大林昼夜所想的是国家的安危,是如何赢得胜利。他不仅忘记了家庭,而且也忘记了关心自己。他日夜操劳,脸上的皱纹愈来愈深,头上的白发也愈来愈多了。战争摧残了他的身体。唯一使他感到安慰的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于全体苏联军民的努力和作出了重大牺牲,终于在1943 年扭转了战局,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在这一年,苏军在一系列决定性的进攻战中击溃了德寇,解放了德军占领下苏联国土的2/3 ,迫使他们转为防守。苏军在中部战线前进了500 公里,在南部前进了1300 公里,解放了将近10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斯大林指出,这一年,“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苏德战场上的战斗中,损失了400 多万官兵,其中被打死的至少有180 万人。此外,德国人在这一年中还损失了1.4 万多架飞机,2.5 万辆坦克和不下于4 万门大炮。”斯大林继续说:“德军在我国战场上今年年底前的失败,是由以下两个极重要的事变预先决定了的,即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会战和库尔斯克附近的会战。”而“今年下半年我们夏季战役的胜利,是今年年初我们冬季战役胜利的继续和完成”。由于苏军威力强大的反攻和严重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日益恶化,面临深刻危机。希特勒采取的战略防御和总动员等措施,已无法挽回自己的败局,德国武装力量的声望急剧下降。希特勒在战略防御过程中,一步步走近自己的坟墓。
1943 年也是苏联国防力量发生转折的一年。在后方,苏联已拥有调整就绪的和迅速发展的战时经济体系。伟大的苏联工人阶级在这一年生产了3.5 万架作战飞机,2.4 万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苏军新建了78 个师,还储备有9 万多名军官。苏军在人数和装备方面均已超过法西斯军队。苏军士气空前高昂。斯大林在总结1943 年苏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时,曾转述了一段列宁的指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的一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面考验。战争的历史教导我们,只有那些在经济的发展和组织方面,在本队的经验、技能和战斗士气方面,在整个战争期间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团结方面都胜过敌人的国家,才能经受住这种考验。”斯大林领导的卫国战争期间的社会主义苏联正是这样的国家。
1943 年是苏德战场出现伟大转折的一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在全世界人民的抗击下,法西斯侵略者丧失战略主动权,开始分崩离析;反法西斯同盟国开始从各条战线揭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特别是希特勒妄图夺取战略主动权的反击遭到失败后,苏军展开更加凌厉的进攻,所向披靡。正是:
垂死挣扎也枉然,
回光返照徒自怜;
库尔斯克大捷后,
红军大步迈向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