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斯大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三章 “闪电战”破产(2/2)
    “希特勒执意下令部队不论在任何形势下,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必须坚守阵地,这无疑是正确的。他本能地意识到,在冰天雪地中作任何撤退,必将使前线在几天之内土崩瓦解。他也意识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德国部队一定要遭到拿破仑大军同样的命运……由于冰雪封途,撤退只能通过空旷的田野。这样,用不了几夜,部队就支持不住,他们就会情愿在半道上躺倒等死。而且,后方也没有为他们撤退准备好新的阵地,也没有他们可以守得住的任何防线。”德国法西斯侵略军,不论是前线部队还是远在后方的大本营,全都惶惶不可终日。哈尔德把这种情况生动地记在日记中。“非常困难的一天!”这是1941 年圣诞节日记的开头一句话。一直到新年以后,他在日记中记述了苏联军队的历次突破和德军所遇到的严重情况,其中写道:

    “12 月29 日。又是危急的一天!……元首和克鲁格在长途电话中作了紧张的谈话。元首禁止第四军团北翼继续后撤。第九军团情况岌岌可危,该军团的指挥官们显然已不知所措。中午,克鲁格慌慌张张地打来一个电话。

    第九军团请求撤退到尔热夫后面……

    “1942 年1 月2 日。激战的一天!……第四军团和第九军团情况十分危急……俄队已突破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北面的阵地,把前线撕开一个大缺口,目前还看不出有重建防线的办法……由于这种情况,克鲁格要求批准撤出深陷在敌后的阵地。与元首展开激烈争辩,元首仍坚持他的意见:不论后果如何,必须保持现有阵地……

    “1 月3 日。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和博罗夫斯克之间的防线已被突破,情况越发危险。库勃勒和包克十分激动,要求批准撤出北路正在崩溃的阵地。

    元首怀疑手下的将领是否有勇气作出困难的决定,发了一顿脾气。但是部队在零下30 度的严寒中明明是无法守住阵地的。元首下令:他会亲自来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撤退……”但是,正如美国著名记者、《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威廉·夏伊勒所指出的,这种事情的决定权,己不在纳粹头子希特勒而在苏联统帅斯大林手中了。希特勒能勒令德队拼死守住阵地,狙是他再也阻挡不了苏联军队的前进。1 月8 日是哈尔德在日记上记载的“万分危急的一天”。“莫斯科西南的苏希尼契的突破,使克鲁格的处境更困难了。因此他坚持要求撤出第四军团。”这位陆军元帅给希特勒和哈尔德打了一整天的电话,坚持要求撤退。到了晚上,“元首”才勉强同意了。他批准克鲁格“逐步地”后撤,“以保护部队的联络”。

    原定要在莫斯科庆祝圣诞节的德队,现在,在这一整个可怕的冬天,却被苏军逐步地有时是迅速地击退。此外,也因为恐怕遭到红军的包围和突破而退却。经过三个月的鏖战,苏军在最高统帅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到1942 年4 月中,苏军在各条战线上,先后把德寇击退了150 到400 公里,解除了德军占领莫斯科和北高加索的危险,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处境,加强了对列宁格勒的供应。苏军完全解放了莫斯科州和图拉州,部分地解放了列宁格勒州、加里宁州、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库尔斯克州、哈尔科夫州等,收复了刻赤半岛,夺回了60 多座城市,1.2 万多个居民点。

    在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寇损失重大,约有50 个师被击溃,仅陆军就伤亡83万多人。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2 月将尽时,在日记中记下入侵苏联以来德军损失的数字。他写道,到2 月28 日为止,兵员损失共计1005636 人,相当于他的全部兵力的31%。这还不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在苏联的重大损失。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和冬季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早在制定“巴巴罗沙”计划时,希特勒统帅部就狂妄宣称,要在6 个星期之内,消灭苏联。然而苏德战争已经进行了8 个多月,“巴巴罗沙”计划却远没有实现。它原定占领苏联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三个主要目标,只实现了一个,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仍牢牢掌握在苏军手里。至于实现他们的第二步计划,即占领阿斯特拉罕、伏尔加和阿尔罕格尔斯克,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希特勒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是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他们曾经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就占领了西欧和北欧六个国家,逞凶一时,不可一世。他们妄想在一个半月之内,把苏联彻底打败,从地球上消灭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希特勒已经意识到,他要想征服苏联的这一赌博已经失败了,不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办不到,而且永远办不到。

    哈尔德在1941 年11 月19 日的日记中记下了“元首”向最高统帅部几个军官所作的一次长篇“训话”。希特勒在德队离莫斯科只有几英里而且正在死命进攻这个城市时,便已经放弃了在年内打败苏联的希望,而在打第二年的主意了。哈尔德记下了“元首”的打算:“明年的目标:首先拿下高加索。

    目的:俄国南方边疆。时间:3 —4 月。北路方面,今年战事结束以后,进攻沃洛格达或高尔基,时间只能在5 月底。明年还有什么目标,尚待决定。一切将看铁路运输的能力而定。关于将来要建立一堵‘东壁’的问题也待以后决定。”莫斯科会战对许多德军指挥官来说也是无法忘记的。在会战期间。担任德军第四集团军参谋长的勃鲁门特里特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流露出他的凄楚心情。他写道:

    “莫斯科会战,使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遭到重大失败,它标志着希特勒和德队曾赖以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各国赢得辉煌胜利的‘闪电战术’的完结。第一个致命的决定正是在俄国作出的。从政治观点看,一切决定中最致命的决定,乃是决定首先进攻这个国家。因为这时我们与之交战的敌人比我们以前遇到过的敌人要强大得多。在那无穷无尽的东线,再也不能轻而易举地打胜仗了。

    “我国的很多领导人严重地低估了这个新的敌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无知,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既不了解俄国人民,也不了解俄队。

    我们的一些负责的高级军官,从来没有在东线作过战。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都是在西线度过的。因此,对于地理条件造成的困难,对于俄人的顽强,他们是毫无所知的。他们对专家们提出的警告置若罔闻。”对纳粹侵略者们来说,这一认识一定是起了当头棒喝的作用的。6 个星期以前,希特勒还在柏林发表过狂妄的广播演说,“毫无保留地宣布俄国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如今,他的计划已经给打得粉碎了,他的希望已经化为泡影了。正如勃鲁门特里特将军所惊呼的:“东线战场到了一个转折关头,我们要在1941 年打垮俄国、结束战争的希望在最后一刻破灭了。……置身莫斯科郊外的每个士兵都懂得,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战斗……

    德军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坚守,要么被消灭。”莫斯科战役后,德军的力量大大削弱了,只要纳粹的武库中失去了突然性的因素,它就要走下坡路了。与此相反,苏联军队在莫斯科战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苏军开始为争夺战略主动权而斗争。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红军在因德帝国主义者背信弃义的进攻而暂时退却以后,夺得了战争进程中的转折,由积极防御转入向敌军有效进攻,……由于红军的胜利,卫国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从希特勒妖孽手中解放苏联国土的时期。”正是:苏俄大地红旗飘,最高统帅发号召;解放国土好时机,乘胜前进捉贼妖。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