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 月23 日到8 月4 日,日本空军遭受116 架飞机被击落的严重损失后,目前只限于对苏方中央渡口、炮兵阵地和预备队进行侦察飞行和小规模轰炸。
这时苏蒙指挥部,正按斯大林的指示紧张地进行总攻的准备工作。总攻预计不迟于8 月20 日,目的在于最后消灭入侵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日军。为了进行总攻,苏方除了增派两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两个炮兵团和加强轰炸航空兵及歼击航空兵外,还必须把五六万吨的重要物资,从远达650 公里以外的供应站运来。要在战役开始以前运到这一批物资,需要3500 辆卡车和1400 辆油槽车,而当时集团军群只有1724 辆卡车和912 辆油槽车。为了保证这一任务的完成,英雄的苏联司机们作出了非凡的努力。在热风的人的条件下,往来一趟需驶行1300 多公里,要花费5 天的时间。他们夜以继日,终于如期完成了运输任务,对保证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可夫认为,战役战术的突然性是克敌制胜的决定因素。为此,苏军在制定战役计划的同时,还拟定了在战役战术方面欺骗敌人的计划。其中包括:
——隐蔽运输和集中为加强集团军群从苏联调来的部队;——隐蔽调动在哈勒欣河东岸进行防御的兵力兵器;——部队和物资储备隐蔽地渡过哈勒欣河;——对出发地域、部队的行动地段和方向进行现场勘察;——参加此次战役的各兵种特别隐蔽地演练各种科目;——发布假情报,欺骗敌人,使日军弄不清苏方的真实意图。
为了欺骗敌人,掩护部队在夜间运动,苏军还使用了各种音响器材。这些器材能逼真地模拟打桩、飞机飞行、坦克运行的声音。在突击队伍开始调动以前12 天至15 天,苏军就开始模拟各种音响,使敌人对之习以为常,以后出现什么响动就不以为意了。而这一点对苏军真正变更部署和进行部队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苏军对指战员还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发动工作,并对日军的兵力部署进行了详细的侦察。一切准备就绪之后,1939 年8 月20日,苏蒙军队发起了合围、歼灭日军的总攻战役。
为了实施包围计划,朱可夫建立了3 个集群,即南部集群、北部集群和中央集群。南部集群编成内有:步兵第五十七师,坦克第六旅,蒙古骑兵第八师,摩托装甲第八旅,坦克第十一旅的两个坦克营,一个自行火炮营,防坦克第三十七营和一个喷火坦克连。北部集群的编成内有:坦克第十一旅,摩托装甲第七旅,步兵第三十六师第六○一团,蒙古骑兵第六师和防坦克第八十七营。中央集群的编成内有:步兵第三十六师和第八十二师,步兵机枪第五旅和两个炮兵团。朱可夫的预备队是摩托装甲第九旅和空降兵第二一二旅。
日军打算8 月24 日发动攻势,朱可夫则比日军提前4 天,于8 月20 日抢先动手。这是一个星期日,天气晴朗。日军指挥部深信苏蒙军队不会进攻,也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因而允许其军官星期日休假。其中不少人在这一天远离自己的部队,有的到海拉尔,有的到甘珠尔庙等地。朱可夫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情况,决定就在星期日开始进攻。5 时45 分,苏军炮兵对日军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阵地开始进行突然猛烈的射击。部分炮火则对苏航空兵要轰炸的目标发射烟幕弹。
在哈勒欣河地域,由远而近,飞机马达的隆隆声越来越响。在空中出现150 架轰炸机和近100 架歼击机。飞机的突击非常凶猛,红军指战员的情绪极为高涨。8 时15 分,各种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对日军目标开始火力袭击,充分发挥了它们的威力。8 时30 分,苏联航空兵再一次飞临上空。通过各条电话线和无线电台发出预定的密码命令——15 分钟以后,开始冲击。苏航空兵和炮兵的突击非常成功,日军在精神上、火力上都被压制住了;在一个半小时内,日军炮火无力进行还击。日军的观察所、通信联系及炮兵阵地虽然全被摧毁了,但仍拼命顽抗,死不投降。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
在这次反击中,有一位观察家亲眼目睹了朱可夫所表现的领导能力,后来他向鲁斯兰诺作了这样的描述:
“朱可夫命令他的一个师进攻日军坚固筑垒阵地。整个战役的结局取决于这次进攻的成败。可是,这个师败下阵来,损失惨重,而且被敌人的火力压得不能动弹。师长打电话报告情况,并请求新的指示。朱可夫命令他再次发动进攻。过一会儿,朱可夫亲自拿起话筒,要这位师长接电话。当朱可夫得知他还没把部队拉上去时,便问‘你到底能不能开始进攻?’师长小心翼翼地表示没有把握。于是朱可夫说:‘我现在解除你的师长职务,叫你的参谋长接电话。’朱可夫又向参谋长提出同样的问题。参谋长作了肯定的回答。
朱可夫说:‘我现在任命你担任师长。’但是,参谋长也未能重新发动进攻。
当他向朱可夫报告以后,听到了同样的命令:‘我解除你的师长职务,等待新师长的到达!’朱可夫派他的一名参谋去指挥这个师,而且派出炮兵加强了这支部队,并给予空中支援。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终于攻克了敌军阵地。
他所制订的反攻计划的其余各阶段也都取得了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段故事流传很广。作为斯大林的解决问题的能手,朱可夫不断地被派往各地去处理重大而紧急的事态。他很快得到了这样的名声:他是一个对下级行动迟缓、犹豫不决或反应迟钝不能容忍的说一不二的指挥员。
就这样,在朱可夫强有力地指挥下,经过5 天的激战,苏军终于在8 月26 日完成了对日军第六军团的合围。
27 日开始分割歼灭被围的日军,由于流沙、沙坑、沙丘使战斗行动极为困难。日军异常顽固,战至最后一人。但是,日军士兵逐渐识破了官方所吹嘘的“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某些日军士兵和军官所写的日记,反映出他们当时的心情。
下面是日军连长福田日记的摘录:
“1939 年8 月20 日。
“从清早天气就很好。敌人的歼击机和轰炸机50 架,一群群地出现在天空。6 时30 分,敌人的炮兵全力进行射击。炮弹在我们头上呼啸。
“炮弹遮天盖地打到我们近旁。真可怕。观察所使用一切办法寻找敌人的炮兵,但毫无办法,因为轰炸机在轰炸,歼击机在扫射。敌人全线获胜。
“7 时45 分。可怕。人们怨声载道,炮弹隆隆爆炸,简直像在地狱一般。
形势十分困难,情况很糟,我们被包围了。如果黑夜即将到来,全体人员应呆在交通壕里,排成一行……士兵的心灵是悲哀的……我们的处境不好,很糟,乱七八糟。
“8 时30 分,敌人火炮不停地向我军射击。躲到哪儿,都没有生路,到处是炮弹,只有在菩萨脚下才能得救。
“10 时40 分。残酷的战斗在继续。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受伤……射击一直不停。
“8 月21 日。
“苏蒙空军大批飞机轰炸我们的阵地,火炮也不停地轰击。在轰炸和炮击以后,敌人步兵投入攻击。死亡人数不断增大。晚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我们的后方。
“8 月22 日,9 时30 分。
“敌人步兵开始冲击,敌人机枪猛烈开火。我们处境极为危险,我们胆颤心惊。士兵情绪糟透了。所有军官死光了,我被任命为连长。这事使我非常不安,一夜都睡不着。”就是在这个时候,福田的生命和日记都中断了。1939 年8 月30 日,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日军第六军团全军覆灭。这是对日本法西斯的严重打击,迫使日本执政当局不得不重新考虑苏联武装力量的威力。
正当日军在中蒙边境的反苏战斗中被打得惨败时,8 月23 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因为希特勒事先根本没有向日本打招呼,日本对此毫无所知。消息传来,日本政府大为震惊,于是便向德国提出抗议,责备它背信弃义。苏德条约加深了日本政府内部的意见分歧,平沼内阁被迫下台。不久日苏蒙签订了诺门坎停战协定,这次相当于局部战争规模的反苏军事挑衅,以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日军伤亡5 万多人,损失飞机180 多架,火炮损失72%。
在为纪念在哈勒欣河牺牲的英雄而树立的纪念碑上,刻有如下的词句:
“为捍卫热爱和平的蒙古人民的自由和独立,为保卫各国人民的和平和安全,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在哈勒欣河地域与日寇作战中献身的苏军英雄战士和蒙古人民革命军英勇的战士,永垂不朽!”苏联红军在这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英勇顽强的形象。苏联政府为了表彰苏联军人反对日本侵略的功勋,授予其中70 人以苏联英雄称号。朱可夫回到莫斯科,备受嘉奖和礼遇。斯大林怀着感激的心情,亲自向他表示祝贺。苏联人民委员会颁布命令,提前晋升朱可夫为大将。斯大林在接见这位从前线凯旋归来的将军时,详细询问了苏日两军作战的情况。
“你认为日军怎么样?”斯大林安详地叼着烟斗说。
“与我们在哈勒欣河作战的日军训练不错,特别是近战。”朱可夫回答说,“他们守纪律,执行命令坚决,作战顽强,特别是防御战。下级指挥人员受过很好的训练,作战异常英勇。他们一般不会投降,剖腹自杀毫不迟疑。
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官,主动性差,死守命令,习惯于墨守成规。”斯大林还就日军的技术装备、作战特点及红军作战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进的问题等,同朱可夫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朱可夫说:“对于我们所有的部队、兵团指挥员、部队指挥员和我本人,哈勒欣河战役是一个学习战斗经验的好机会。我认为,日本方面如今对于红军的力量和作战能力也得出了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斯大林对朱可夫的介绍十分满意。他说:“现在你已经有作战经验了。
你到基辅军区去,利用自己的经验加紧训练部队。”基辅军区是苏联最大的军区之一,它是苏联的西大门,这个军区的司令员责任尤其重大。朱可夫利用这个机会,随即问道:“如何理解西方战争的极端消极性?下一步战事将会如何发展?”斯大林笑着说:“以达拉第为首的法国政府和以张伯伦为首的英国政府,不愿认真对希特勒作战。他们仍然希望怂恿希特勒同苏联作战。1939 年他们拒绝同我们建立反希特勒同盟,他们不想束缚住希特勒侵略苏联的手脚。但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他们自己得为这种近视的政策付出惨重的代价。”朱可夫回到旅馆后,久久不能入睡。斯大林的外表,他那低沉的声音,对问题的深刻分析,渊博的军事知识,以及听取汇报时那样聚精会神,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局将向何处发展?他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个问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