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铁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章 出狱
    冬去春来青逐黄,大地崛起好儿郎。

    烈烈轰轰千般事,不计头功日方长。

    且说约瑟夫离开马里博尔监狱之后,实际并没有被立即释放。他又被送往奥古林。当局通知他,他还需在此服刑3 个月。

    3 个月后,他被释放。但警察告诉他,他必须回到老家库姆罗维茨去,而且永远不许离开那里,每天还须向乡主席报到。

    约瑟夫于1934 年3 月底回到了家乡。回乡之前,他做了一身新装。

    他径直回到了家里,约瑟夫得知,他的兄弟德拉古丁一卡罗不久前刚刚死去。

    当天,他向乡主席报了到。

    乡主席叫约瑟夫·朱拉克。约瑟夫与他打小就认识。

    约瑟夫一进乡主席的办公室,门就给关上了。乡主席首先对约瑟夫。布罗兹在法庭和狱中的杰出的表现表示祝贺。这使布罗兹大吃一惊。随后,乡主席告诉布罗兹,他用不着天天前来报到。

    约瑟夫在库罗姆维茨呆了几天之后,就去了斯洛文尼亚他外祖父家。他曾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童年。

    4 月底,约瑟夫离开家乡。

    约瑟夫从家乡消失后警方立即发出逮捕令。

    但约瑟夫已经无影无踪了。

    从此之后,警方再也无法抓住约瑟夫·布罗兹。

    约瑟夫去了萨格勒布。

    他化了装。现在的约瑟夫·布罗兹把胡子刮了个精光,头发改变了颜色。

    一副金边眼镜,一身讲究的衣服,叫人看上去已不是原来的约瑟夫了。

    实际上,他的名字也改了。起初,他用“罗迪”这个名字,但因存在同名者,遂又改为铁托。

    铁托这个名字在约瑟夫的故乡多被采用。铁托·勃莱卓伐茨基就是100 年前果扎烈出来的著名作家。克罗地亚的伟大作家山道尔·热拉斯基的父亲也叫铁托。

    到达萨格勒布之后,铁托很快便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而且重要的是,他在法庭及狱中的表现得到承认:他被选为省委委员。这对铁托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铁托出狱后,当局对的镇压有增无减。但令人可喜的是,员们不顾政府的高压,积极开展了活动,党的地方委员会相继建立。

    当时,影响党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是党的中央不在国内。这样,一方面,中央远离国内斗争实际,不了解国内的真实情况。而更为糟糕的是,中央下达的指示,都是首先经过第三国际的批准。在这种情况卜,即使原本正确的指示,三转两转,下达时也事过境迁,不再适合国内斗争的需要,何况许多指示本来就是脱离实际的。国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对此甚为不满。

    另一方面,中央领导人自己不敢回国,又想改变现状,只好派遣联络员返回国内与地方委员会进行联系。但这些人多半逃不脱警察的魔爪。而这些人大多又生了一副软骨头,他们被捕之后,经不注警察的折磨,便不仅出卖党员个人,而且出卖组织。国内党的组织因此遭受到极大的破坏。长此以往,党员们便失去了对中央的信任,许多党员甚至提出,要中断与中央的联系。

    萨格勒布省委是南斯拉夫最强大的党组织。这个委员会对问题的处理是谨慎的,他们早就决定与中央建立正常的渠道,向中央真实地反映党员对中央的意见与要求。

    铁托进入省委之后,省委认为他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合适人选,于是,决定派他到维也纳走一趟。

    当时,去维也纳有两条路好走,但他选择了一条较为保险的路线。

    特尔日奇镇的另一侧便是奥地利。这里由卡拉伐克山为界。这一带是登山运动的好场所,如果持有斯洛文尼亚爬山协会的会员证,可以越过卡拉伐克山进入奥地利境内8 公里。铁托搞到一张会员证。他一身运动员打扮,到了特尔日奇。在那里,他雇到一名向导。

    黄昏时分,向导领着铁托开始爬山。倒霉的是,这位向导是个酒鬼。他随身带了3 瓶酒,边走边喝,行进的速度很慢。半夜时分本应到达边界,但走到拂晓,仍看不到边界的影子。这时,向导却停下来,说:

    “你花300 第纳尔只能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好了!”但这里是危险地段,因为前面甚为开阔,极易被哨兵发现。铁托要求向导带他到一个易于越境的地段。

    “那就再拿300 第纳尔!”铁托只好答应。

    向导又领铁托走上另外一条路。

    向导仍然不住地喝酒。

    不多久,向导又要向铁托勒索。铁托生气地甩掉向导自己向前走。

    天亮时,铁托终于进入奥地利。起初,他没有遇到险情。他在一个村子里吃了早饭。但饭后当他要离开的时候,村子里突然响起了枪声。

    铁托走出农户时,发现有几个持枪的人,他们的袖子上戴有“卍”字红袖章。铁托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

    戴袖章的人开始盘问铁托。他出示了登山协会会员证。

    铁托被命令返回。无奈,铁托转回山去。

    但他进山后,找了另一条路,重新进入奥地利。

    后来铁托才知道,这一天,奥地利总理道尔夫斯在维也纳遭到暗杀。法西斯分子妄图夺权,于是,在全国若干地方都发生了战斗。

    这一次,铁托乘火车顺利地到达维也纳。

    铁托很快与中央接上了头。第二天,他见到了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们。

    当时,中央书记是米兰·高尔基奇。他不到30 岁,高大的身材,体格强健。

    见铁托到来,高尔基奇和其他中委很快将他围起来,犹如蜜蜂见到了蜂蜜。显然,他们迫切想知道南斯拉夫国内局势及党组织的状况。

    铁托详尽地向他们说明了一切。普通党员对党中央设在国外的意见,对中央委员会派回的人不断遭到逮捕、使国内组织受到破坏的意见,铁托也直截了当他讲了出来。

    汇报之后,铁托接受了返回南斯拉夫组织召开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党代表大会并筹备南斯拉夫党代表会议的任务。

    在维也纳,他给萨格勒布省委会写了到中央来的工作汇报,并将他被选为中央委员的消息告诉了省委。

    铁托返回萨格勒布后,即着手组织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党代会。

    克罗地亚的党代会按照中央要求的时限召开,过后,铁托向中央报告了会议情况,说代表们对代表大会印象特别深刻。但会议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以致资料准备不齐,代表们“毫无准备”而不能很好地发表意见。他说克罗地亚省委会将在实际工作中弥补这些缺陷。

    铁托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斯洛文尼亚党代会的组织工作上。

    会前铁托首先改组了省委会。

    代表会议于1934 年9 月15 日至17 日在斯洛文尼亚主教罗兹曼建在卢布尔雅那以北8 英里梅德伏德的避暑别墅里举行。

    参加会议的共30 名代表。代表们在别墅里吃住。主教的兄弟把丰盛的饭菜摆在饭厅里。桌子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杯子晶莹透亮,上等的瓷碟上印有主教的纹章。他是因为与哥哥不和被哥哥从城里赶到这里来的。

    代表会议的宗旨是使斯洛文尼亚党的组织进一步活跃起来。因此,会议决定,党必须在各方面开展活动,以便加强工人阶级的战斗团结,以群众斗争的方式,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和民族权力。

    会上,爱德华·卡德尔、博里斯·基德里奇发了言。铁托则作了一篇理论报告,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进行,否则不可能获得胜利的思想。他的这一理论受到与会者的普遍重视,也成为南斯拉夫党进行斗争的重要理论基础。

    大会选出了斯洛文尼亚党委员会。卡德尔与基德里奇是警察近来追捕的目标。他们再呆下去可能出现危险。为此,共产国际已经下了调令,让他们到莫斯科去一段。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他们均未进入党委的领导班子。

    会上,铁托第一次与卡德尔及基德里奇见面。这两个人若干年之后成为以铁托为核心的南共政治局成员。

    卡德尔身材矮小、皮肤黝黑、文静、深沉、好学。考察了卡德尔的历史表现,铁托认为他“没有受到宗派主义的腐蚀”,是个“忠实的革命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