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精神家园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作家、画家、翻译家。有画集《子恺漫画》,散文《缘缘堂随笔》,译作《源氏物语》、《猎人笔记》等。

    得《见闻》第二期,读憾庐先生所作《摧残不了的生命》,又看了文末所附照相版插图,心中有感,率尔捉笔,随记如下:

    为的是我与憾庐先生有同样的所见,和同样的感想。春间在汉口,偶赴武昌乡间闲步,看见野中有一大树,被人斩伐过半,只剩一干。而春来干上怒抽枝条,绿叶成荫。新生的枝条长得异常的高,有几枝超过其他的大树的顶,仿佛为被斩去的“同根枝”争气复仇似的。我一看就注目,认为这是中华民国的象征。我徘徊不忍去,抚树干而盘桓。附近走来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似是姐弟。他们站在大树前,口说指点,似乎也在欣赏这中华民国的象征。我走近去同他们谈话。

    我说:“小朋友,这棵树好看么?”

    小朋友们最初有些戒严,退了一步。这也许是我的胡须的关系,小孩子看见胡须大都有些怕的。但后来他们看见我的态度仁善,恐惧之心就打消了,那姐姐回答我说:“很好看!”我们就谈话起来。

    我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女孩说:“就在那边,湖边上。这棵树是我们村子里某人家的。”

    男孩说:“我们门前有一株杨树,树枝剪光了,也会生出新的来,生的很多很多,比这棵树还要多。”

    女孩说:“我们那个桥边有一株松树,被人烧去了半株,只剩半株,也不会死。上面很多的枝条和叶子,把桥完全遮住。夏天我们常在桥上乘凉。”

    我说:“你们的村庄真好,有这许多大树!这些树真好,它们不怕灾难,受了伤害,自己能生出来补救。好比一个人被斩去了一只臂膊,能再生出一只来。”

    女孩子抢着说:“人斩了臂,也会生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