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自清代光绪变政,设立学校,同时年级制也输了进来。年级制是以教员为中心,以教科书为工具,聚智愚不同的学生于一级,不问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同时学一样的功课,在一个教室内听讲,聪明的人嫌教师讲得太慢,呆笨的人嫌教师讲得太快。聪明的人只得坐在课堂打瞌睡,看小说,混时间,等着呆笨的人的追赶,呆笨的人却整日整夜的忙着,连吃饭,睡觉,如厕都没有工夫,结果还是追赶聪明人不上。所以有一次胡适之先生同我们一班小朋友说笑话,“你们也想进学校吗?我以为学校是为呆笨人而设的。”对呀,现在所谓年级制的学校,的确是为呆笨人而设的。一本陈文编的“算术”,聪明的学生只要两个月就演完了,学校里偏要教上一年半载;一部顾颉刚编的“初中国文”,聪明的学生只要半年就可读完了,学校里偏要教上三年四年。况且在同一时间内,一听要强迫许多学生听同样的干燥乏味的功课,所以有时教员正在堂上津津有味的讲“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学生的头脑里,也许竟在想,“贾宝玉初试情”,“景阳岗武松打虎”。……(《古庙集》37~38页)
我是不赞成现在的学校制度的。现代的学校可以使学生得着文凭,却不能包管学生能不能得着学问。老实说:学校教育的用处,不过有几个教员,教学生读书读得懂而已,像上海滩上的一些野鸡大学,流氓教员,他们自己读书读得懂不懂还是一个问题。在今日中国有志读书的人,只有靠着自己,只有靠着自己去用功,学校是没有用处的。
有人说,“自己读书,读不懂怎样办呢?”我说,“可以去问懂得的人,你的朋友,你的亲戚,你的敬爱的先生,但不一定是在学校里的。”一切参考的书籍,字典,也可以帮助人们读书读得懂。
根据我的一点小小经验,给青年人——有志读书的青年人,进几条忠告:
第一,我以为读书应该多读,应该熟读,应该克期的读。
第二,我以为读书不懂便应该问朋友,亲戚,你所敬爱的先生,或是字典参考书。读书应该每字每句都读懂,“不求甚解”是不对的。
第三,我以为今日中国有志读书的人应该学通英文或日文,以作研究外国学问的工具,单读中国书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多读外国书。
我的话虽然简单而且浅薄呵,希望对于有志读书的中国青年,有一点小小的用处!
1931年3月20日,改稿
选自章衣萍《青年集》,1931年7月版,上海光华书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