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不混在年轻人队伍里头,除非他们专诚邀约。”
“第三,不乖戾、郁闷或猜疑。”
“第四,不鄙薄当代的作风、情趣、时尚、人物、斗争等。”
“第五,不爱小孩子,并且尽量避之则吉。”
“第六,不向相同的人复述相同的事。”
“第七,不贪。”
“第八,不忘正派、整洁,因为怕落入鄙脏。”
“第九,不严厉对付年轻人,但接受他们青春的愚昧和缺点。”
“第十,不听无赖之徒饶舌,也不受他们的影响。”
“第十一,不随便施教,也不随便麻烦别人,除非对方切求自己。”
“第十二,盼望有些好朋友在我破坏或疏忽上述意愿的时候通知我,并且指出缺失的所在,使我按此改正。”
“第十三,不多言,也不多讲自己。”
“第十四,不夸耀年轻时的英姿、力量或如何受女性欢迎等等。”
“第十五,不听谄言,也不要设想自己会蒙年轻女子的青睐。”
“第十六,不肯定事情,也不固执。”
“第十七,不自负有本事能行例守则,惟恐一条也把不住。”
以上这十七条老年自勉之词,出自梁锡华先生的文章《一点子史(原文如此)斯威夫特》,原刊香港《大公报》一九九六年十月九日。因为这张报纸未必都能看到,所以抄录下来,以飨同好。我记得同时也看到此文的w先生和z女士,在电话里交谈时,都极赞其棒。尤其一条一条边读边议下来,忍不住发出会意的笑声。这就应了《红楼梦》里的薛姨妈的一句名言:“笑话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因第一条“不娶少妇”,由于乐此不疲,跃跃欲试的老年男士太多,似欠群众基础外,其他各款,不也是我辈年纪一把之人的写照,和特别值得清醒的地方嘛!
于是相约,要切记切戒的,到了豁牙半齿,说话漏气,眼神欠佳,迎风掉泪的年纪,就不要捏住小女子的玉手或玉臂不放,从脸看到胸,从头品到脚,而真是应该“尽量避之则吉”的自我珍重。既然是过气之人,桑榆晚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大可不必穿牛仔裤,着露脐装,剃小平头,贴假胸毛,混在年轻人队伍里头,与年纪小一大截子的新生代或后生代搅在一起,像羊群里的骆驼那样碍眼害事。即使学有一点所成,受人稍许尊敬,也无须乎对年轻人耳提面命,声严色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和追求,你不是钦定的标准样板,后人无必要都得以你为范本。即使有些老先生,到了自成一派,门徒甚多,自树一帜,追随者众多的地步,也用不着对不合己意的人,水火不容,非己则诛;尤其要谨防围绕在身边的无赖之徒和蔑片小人们的煽动和挑唆,有人冒犯一下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也不是皇上。人老了,应该懂得尊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让到为礼,适可而止。大可不必逢会必到,逢酒必喝,逢主席台必坐,逢麦克风必讲。土埋半截,余日可数,更不宜追逐浮名虚荣,争排座次前后,在乎掌声多寡,计较出镜长短,为得到什么而兴高采烈,为没得到什么而嗟叹哀怨。既不要“老夫聊发少年狂”,让观众大跌眼镜,也不要当老爷子自以为是,惹人烦厌。所以,第十二条所言,有一二个敢向你说真话的朋友,当你背后有人对你啐唾沫的时候,提醒你检点一下自己的言行,恐怕是最重要的了。
斯威夫特的这些托己而劝喻他人的睿智箴言,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真是越琢磨越有道理啊!
尽管对第一条,令人有所狐疑。但如果联系起前些日子,一位老作家的不幸去世,倒也某种程度证实他的话是对的。看来,二百年前的斯威夫特先生,将此谆谆告诫,放在首位,说明他是很有远见的大作家。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实行还是不实行,他的这种见解,对后人来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非无的放矢。
作家的伟大,就在于他总是有话让你好说这一点上。
或许,这就是永恒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