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国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文言常识》、《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等。
若干年来我率尔操觚,也曾惹来一些麻烦,其中的一类是命远离高文典册之题,如“最大的遗憾”“永久的悔”之类,像是让我敞开胸怀,以便伸出探测的钩子,从中勾出一些来。可惜我不是小说家,如果是,而且有编造之瘾,就可以铺纸伸笔,写:想当年,遇见个如花似玉的,我一见倾心,发了狂,用各种方法表示,求她点头,她终于没有点头,所以成为最大的遗憾;是更远的当年,也是遇见个如花似玉的,我当然爱,可是胆不够大,想表示而总是吞吞吐吐,机会错过之后才知道,是佳人由有意而变为怨,才功败垂成的,所以就成为永久的悔。如此写,命题诸公,也许还可以加上读者,就可以皆大欢喜了吧?但是又可惜,我虽是在家人,也要守佛门妄语之戒,心里未藏有这样的如意佳人,说为有,清夜自思是会脸红的。可是命题诸公穷追不舍,怎么办?幸而我读过《制义丛话》,笔下还有点躲躲闪闪、吹吹拍拍的技巧,总之,虽然难,也终于交了卷。还了债,一身轻,万没想到又来个更难下笔的,是要以“美人”为题,大作其文章。说难下笔,原因有客观的,是身价过高,牵涉过多,必是万言难尽。原因还有主观的,是美人,昔日在玉楼中或金屋中,今日在哪里不知道,白发老翁欲见之且难于上青天,怎么敢动笔品头论足呢。但不拿笔,命题之人必又是穷追不舍。不得已,只好知难而进;也好,破天荒一次,以笔为介,动动美人吧。身价高,因而门面大,不得不缩小范围,想只谈四点:一是辨认,二是评议,三是男本位,四是己本位。
先说辨认,即所谓美人,究竟指什么样的。想触及三点,可惜都说不清楚,或者说,只能安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美人限于女性长得上好的,没有法律条文可据,只好信任常情,虽然有“翩翩浊世之佳公子”,我们仍不得称之为美人。其次,要长到什么样才可以说她是美人?可惜电子一条街还没有卖这种测量仪器的,也就只能凭多数人之眼。这是信任主观,其下会随来唯心论吗?又不尽然,因为常常是小异之上有大同。大同在两端表现得最明显,如西施,都说美,东施,都说不美。专就高的一端说,下移一些,还能算美人吗?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不能不容许情人眼里出西施。但这是就事说;就理说呢?就不得不限于真西施。真西施是什么样子?面貌如何?体态如何?难得说清楚,只得仍诉之于目。总之,问怎么样才能算美人,作答,只能用一句废话,说长得美,我爱看;或“看”也省去,只说我爱。再其次,还有个名称,佳人,与美人是一是二?汉李延年歌“绝代有佳人”,苏东坡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显然佳人就是美人。可是我们也常听说,某某带着他的佳人逛西湖去了,这佳人就未必是美人。大致说,至少是有时候,佳人的名下可以鱼龙混杂,美人就不成,有如官窑瓷器,不得有一点点缺欠,所谓天生丽质是也。归诸天,可见是难能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