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闲情谐趣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金鱼
    杨宪益

    杨宪益(1914~),安徽泗县人,翻译家、作家,著有学术著作《译余偶拾》、《零墨新笺》,等译有《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金鱼虽然只是一种供玩赏的东西,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金鱼和菊花或茶叶等,推其起源,都是经过我国劳动人民的仔细选种培植的结果,这些东西都有了很大变化。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像我们那样种类繁多的菊花,也没有我们那样分门别类的茶叶,金鱼更是我们培育的独特产物。

    当我们走进北京中山公园,看到那些多种多样的金鱼的时候,我们不禁为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感到骄傲。

    中国一句古话:“智者乐水”,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从流动的水可以悟出许多真理。所以孔子看到东流的河水就感到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观赏水里的游鱼更是智者的消遣,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庄周和他的朋友在观鱼时曾作过一次有趣的辩论:“看呀,水里的游鱼多么快乐呀。”“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我,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有关观鱼的古代故事,但观赏游鱼成为一般人民的爱好,则似乎是在唐宋以来才开始的,可能这与封建社会中市民阶级的兴起不无关系。从古代图画的记载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宋代的“宣和画谱”里才开始以“龙鱼”为画的一门。在这本书的序论里它提到过去画家总是把鱼画为一种食物,放在厨房里或饭桌上的。在五代时才有一位姓袁的画家,以画鱼蟹著名。后来又有一位画刘也是以画鱼得名的。从五代到北宋末年书里一共举出八位画鱼的画家。所以图画以游鱼为题材大概是在这时,也就是说公元10世纪左右才开始。养金鱼当然又应该是以鱼为玩赏物以后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