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色尔彭自然史》和《昆虫记》,除了可以得到许多自然界、生物界的常识之外,对我最有启发的,还是这些书的作者们的那种不泥旧说、不逞臆想,事事都从实际观察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怀德生于一七二○年,他的职业是伦敦附近色尔彭教区的一个助理牧师,他凭自己的兴趣,穷年累月地对色尔彭地区的自然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他把观察所得准确地记录下来,偶有所得、或者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就向远方的两位生物学家报告和讨教,《色尔彭自然史》就是这些来往书信的汇编,由于他的文笔清新,内容引人入胜,所以两个世纪以来,这本书一直是为人传诵的英国散文名著。
我们中国并不是没有这种对自然现象有兴趣的热心家,记载这种自然现象的书籍,也着实不少。从《尔雅》、《花镜》、《百廿虫吟》、《南方草木状》一直到《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书着实不少,可是从科学的准确性来要求,有不少书就很难说了,由于此,“雀入大海为蛤”、“腐草化为萤”,就成了过去许多人的常识。应该肯定李时珍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他的《本草纲目》基本上都是经过实物观察的。可是就拿“腐草化为萤”为例,他还是深信而不疑的,他说:“萤有三种:一种小而宵飞,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吕氏月令所谓腐草化为萤者是也;一种长如蛆蠾,尾后有光,无翼不飞,乃竹根所化也;一名蠲,俗名萤蛆,明堂月令所谓腐草化为蠲者是也,其名宵行。”其实,读一读《昆虫记》就可以知道,萤是卵生的,所谓两种或者三种,有翼或无翼,只不过是雌雄形态有异而已。法勃尔为了观察一种昆虫的生态,常常穷年累月,或者忍饥受寒,彻夜不寐,他的那种认真细致、丝毫不苟的精神,读其书者无不深为感动,譬如他观察所得的萤吃蜗牛的故事,实在是一篇既生动又有趣的科学小品。
我不知道《色尔彭自然史》有没有中译本,《昆虫记》也只有一本一九三三年出版的、经过两道译述的中文本。为了让儿童和成人有一些自然科学的常识,我觉得这一类书的译述,是十分必要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