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话的能力,通过勤学苦练是可以提高的。有一个孩子,小时候说话结巴,老师、同学都笑他,可他却立志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演说家。他喜欢看书,也喜欢到法庭听别人辩论。平时,他看到树林就对树林说话,看到小狗便对小狗说话,随时随地在学习演讲,后来,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有些小孩说话结巴,很让父母焦急。其实,说话结巴的人往往聪明,思维能力强,由于“心理语速”比“口齿语速”快,才出现语言表达不连贯的现象。越是急于表达,就越害怕表达,于是便结巴起来。
我儿子小时候说话也有点儿结巴。我提醒他:“慢慢说,别结巴……”结果,他结巴得更厉害了。后来,我意识到:你提醒他“别结巴”,实际上是在提醒他“你结巴”,反而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我索性不去理会他这个毛病了,他说什么我都耐心听,慢慢地,他结巴的毛病好多了。
六岁时,儿子从幼儿园毕业了。我参加了他的毕业典礼。
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上台表演节目。
我担心地想:我儿子能演什么呢?他说话结巴……
出乎意料--儿子大大方方地跟一个小男孩表演了相声!他俩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惊奇地发现,5分钟的相声,儿子说得十分流畅,没有一处结巴!
“儿子,你真棒!”我在心里大声喊着,两行热泪不知不觉流淌下来。我明白了,儿子的心理障碍解除了--现在在他看来,上台说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儿子上小学后,通过竞选当上了学校电视台的副台长,主持“开心一刻”节目。在中学和大学里,他仍然是学校的活跃分子,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还在大学生自创大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曾经在语言上有障碍的孩子,竟然在语言上也有这样的造诣。
三、准备好才能讲得好
要想讲得好,就要做到准备好了再上台。没有准备就站在听众面前,与不穿好衣服就出来一样使人难堪。我的体会是,要想讲得好,只用大纲,不用讲稿。照着讲稿讲话,对听众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听众会因为缺少交流而失去听的兴趣。每次讲话前,我都要先准备好一个大纲,在每个问题下面写上要讲内容的题目。这样讲话有顺序,体系完整,不至于东拉西扯。我还要准备一个精彩的开头,以引人入胜,但绝不说没用的套话。最重要的是,我以充沛的精力和热忱的心去面对听众--我相信,只有自己感动,才会感动别人。
每次上台讲话前,我都针对不同的对象做不同的准备。准备不是写稿,而是构思。这是一个挺艰苦的过程,真有点儿“受煎熬”的感觉。有时,我坐在桌前,关上灯,掩卷沉思--黑暗中,面前出现的是无数孩子、家长和老师企盼的目光……这促使我打开心灵情感的闸门,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语言从心里涌出。当“文思如泉涌”时,我立刻打开台灯,演讲提纲挥笔而就。我的许多获得好评的讲话和文章就是这样诞生的。也有实在憋得难受的时候,那我就走到室外去,仰望美丽、静谧的夜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月亮说,对星星说……心旷神怡时,奇妙的构思会突然冒出来。我马上回屋写下来,第二天清晨再用心想一遍。经过这样的思索过程,思想会出现一个飞跃,“心路”变得十分清晰,不用稿子,讲上几小时,也可以做到文思不乱,既有一定的逻辑性,又能够保持足够的激情。
讲话,虽然出自口齿,但实际上是在用“心”。
教孩子讲话,不是让他重复大人的语言,也不是让他讲套话,而是鼓励他讲出自己心里的话。
作为父母,要教会孩子说话。会说话,是他们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能力,也是帮助他们早日成功的一项素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