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城市的与农村的小朋友、生活较为富裕地区的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健全的与有残疾的小朋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通过“写信、寄书、赠报、走访”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实践,结交成为好朋友。1994年,全国城乡孩子中,结成“手拉手好朋友”一百万对,1995年达到了一千万对,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对!
香港《镜报》以《中国培养少年儿童的创举》为题,高度评价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坚持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无论对于少年儿童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民族未来一代的塑造,都是意味深长的”。
“手拉手”互助活动,还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因为它适应了孩子们成长的规律,满足了这代孩子求友的需求。
少年期,正是一个人从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些“想成为大人”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从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不会有责任感的。在与同龄的“手拉手好朋友”交往的实践中,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他们自己写信寄给远方的朋友,收到回音,便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得到了一种人的尊重,这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是难以得到的。因此,他们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那么,“手拉手找朋友”究竟让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