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好孩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4.走出形象误区--妈妈爸爸在忙什么(2/2)

    让孩子全面地了解父母,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说,父母回到家,还要拼命地工作,而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在忙些什么,为谁辛劳为谁忙?

    我们的孩子只有了解父母,才会真心爱父母,关心父母。

    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是家庭的支柱,而理解正是家庭的基石。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妈妈发出的生命信息,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会收到妈妈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很有道理:“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有些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们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却让自己的孩子刻骨铭心,永世不忘。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们那种正直、朴实、忠厚的为人,不向困难低头、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的行动,为了别人能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孩子,教育了孩子,这正是人格的力量。伟大的母亲正是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的。

    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母亲的人格。

    孩子都希望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伟大的人。

    北京14岁的中学生付雪飞是这样描写母爱的:

    在我们生活中有谁没有感受过那至真至切的母爱呢?母爱是雨天的一把小伞,给我一方无雨的晴空;母爱是深夜里的一盏灯,给我一份独享的光阴;母爱是寒冬里的一盆熊熊烈火,是炎夏里的一缕清爽的凉风……是母爱给了我生命,是母爱伴我长大。

    孩子们甚至想把世界上最美的词都奉献给自己的妈妈。

    孩子对人生的理解,是从妈妈开始的。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当妈妈的应该用自己的生命来珍爱“妈妈”这个名称,把最美好的形象,献给你的孩子,同时,也把一个最美好的人生,摆在孩子的面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