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北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十九章 战争学府
    叶一飞带着买到手的笔记本电脑回到了宿舍,想想刚才徐东那搞怪的模样,叶一飞忍俊不禁。

    当叶一飞提出要卖笔记本的时候,徐东笨手笨脚的将所有店里的电脑都拿了出来。本来叶一飞是想挑一个比较轻便的,以便于自己以后带着学习,可是徐东硬是塞给叶一飞一个看起来傻大笨粗的而且重很多的电脑,口口声声说‘这样才像个爷们用的!’

    买这个也可以,可是徐东竟然说他刚接手,还没有正式开张营业,所以也不知道价格,只是让叶一飞看着给吧,无奈之下叶一飞给了对方1500美元,也不知自己是赚是亏。

    “这哪儿像卖东西的呀!”叶一飞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之后几天,来报到的新生逐渐多了起来,叶一飞发现似乎新生数量并不多,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届本科新生只招收了1200多人,这已经是今年来学生最多的一届了,整个学院本科和研究生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的样子,可是教职员工竟然有1700多,平均每名导师只负责七名学生,可想而知学院的教学水平之高。叶一飞心中为自己明智的选择而庆幸不已。

    叶一飞这几天又去了几次徐东的商店,徐东热情的很,他正忙碌着给自己的商店重新装修一下,叶一飞也帮他出了不少主意,最后徐东提到他就在街对面租下了一套房子,距离学校几百米的样子,两室一厅。并说自己一个人住的也很无聊,就邀请叶一飞也搬过来算了。叶一飞在仔细考虑之后也就答应了下来,毕竟这比住宿舍强多了,而且距离学校也非常近。

    转眼之间,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叶一飞白天跟随同学们一起听课,晚上则到自己的住所学习,每天都往返于教室、图书馆与自己住所之间,过得忙碌而又充实。

    叶一飞逐渐的认识了麻省理工的教学方式。在mit,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市场的。这里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放,思维敏捷活跃。mit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教育方法。它“最基本的注意点是研究,即独立地去探索新问题”。

    例如,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学生们每人得到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明确——自行设计、装配一台机器。而且由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比例为1:7,这样高的比例在全美的大学里是少见的,由于学生人数不多,教授们会有足够的精力来关心学生的作业与发展。

    全世界优秀的学子云集于mit,就如叶一飞的一位老师说的“就是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在这里紧张的理工科学习被誉为“高压锅”,在3s——study(学习)、sleep(睡觉)、socialactivities(社会活动)中,一般的mit学生只能做到两个,如果有谁三个都能做到那就是一个“超人”。mit的学生必须拿满360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在繁重的学习中,学生们在“夹缝里求生存”。你会看到在跑步机上有人边跑边看,“24小时房间”有着看书、查资料和小憩的人,mit的学生读起书来不管时间,睡起觉来也不管空间。学生入学后学习的刻苦程度也属罕见。

    “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这是叶一飞最近经常能够听到的抱怨声。

    相比之下,叶一飞则轻松了不少,他甚至在完成作业与实践之余还有精力到图书馆去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资源丰富,藏书量高达500万册,而图书馆包罗万象,无论是工程、管理、建筑设计、科学等的书籍应有尽有,十分适合学生研究时查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