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商人羊皮卷: 财富圣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钱的“准神圣”性
    “金钱虽非尽善尽美,但也不致使事物**。”

    ——《羊皮卷》

    在现代社会中,对钱的这种迷恋或许还算不上独特,那么在2000多年前就大不一样了,《羊皮卷》中有这样的犹太谚语:

    “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

    这种对钱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资本主义合理性”水平。在这一点上,犹太人的民族起源与历史遭遇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犹太人的长期流散,使他们不可能鄙视钱,因为每当形势紧张,他们重新踏上出走之路时,钱是最便于他们携带的东西,也是他们保证自己旅途中生存的最重要物品。犹太人的宗教异端身份,也使他们不可能鄙视钱,因为钱没有气味没有色彩,是犹太人在同其他宗教教徒打交道时惟一不具异端色彩的东西。

    犹太人的寄居地位,也使他们不可能鄙视钱,因为他们原来就是用钱才买下了在一个国家中生存的权利。犹太人缴纳的人头税和其他特别税,名堂之多、税额之重,也是绝无仅有的。“犹太人若非自己在财政方面的效用,早就被消灭殆尽了。”这是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之间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

    犹太人的四散分布,也使他们不可能鄙视钱,因为钱是他们相互之间彼此救济的最方便的形式。犹太人的长期经商传统,也使他们不可能鄙视钱,因为尽管钱在别人那里只是媒介和手段,但在商人那里,钱永远是每次商业活动的最终争取目标,也是其成败的最终显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