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年)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
“答一道难题吧,”林肯很有把握地说。
“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
“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林肯不想重复“鸡生蛋,蛋生鸡”的老套,于是简洁地回答道:“对不起,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
自此以后,这位老师逢人就说林肯聪明。
人们说:“言语为个人学问和品德的衣冠”,这个比喻十分妥贴,如果一个人能够用充实丰富的辞句,表达明确深刻的思想,并且能够准确清晰地把话说到点子上,那这无疑是个十分聪明的推销高手。
如果我们希望别人注意我们,必须创造或者借用一些绝妙的好词好句。无论我们是站在台上,面对着几千名观众,或者是在院子里面和家人闲聊,我们都能用这样的技巧来感动别人,取悦或者激励别人。多读读一些语言大师所写的书,挑选一些妙联佳句,学习一些有趣的名人名言,睿智的故事,在适当的场合不经意地脱口而出,都以让别人开怀大笑。
同是一件事,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大不相同,问题就在于说得是不是精彩。要做到语不精彩死不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在不漏掉有用信息的前提下,越简洁越好。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日常交往应酬或娱乐消遣时,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尽量简洁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我们不要躲躲闪闪或拐弯抹角地说话,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品味低俗,而是说明我们有恰当的词汇可用,而没有进行不必要的掩饰。
很多人以为口才就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特定场合下也许用得上这种方式,但日常人际交往中,这并非表示我们很有口才,相反,却会证明我们说话缺乏诚意,不负责任因为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夸大其词,而这必定会受人怀疑和轻视。
我们在开始说话时,要简明扼要地点清说话主题,或者用一两句话概括出一个大纲或者大体的方向,给听众一个心理准备。比如说:“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要从历史上找原因,”“今年时装的趋势是什么?我说是自由化!”
在谈话中,自然而然地引用一些名言,谚语,成语,诗句,穿插一些歇后语,俏皮话,别人会感到我们胸有才学,油然产生一种尊重,有利于树立成熟老练的谈话形象。
但是物极必反,如果是为了卖弄才华,极力修饰语句,说话时大量使用文言用词,或用西方语言持有的修饰手法,甚至大段引用经典,名人语录;或者在谈到自己专业时大量使用术语,或者东拉西扯,缺少组织和系统这样会使对方觉得我们故弄玄虚。不知所云。
总之,我们只要在说话时记住简明扼要、引人注目几个字就行了。在活未出口时.先在脑子里构思一个轮廓,然后再按次序有条不紊地说出来就行了。
其次,不要重复罗嗦。
有些人说话过程中重复某些毫无意义的词汇,每句话开头常用一个拖长的唉声,好象每一句都要犹疑了一阵才讲出,或是说完一句,总加一个“啊”,好象每句都怕人没听清楚的样子,诸如此类都是要加以消除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