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面积增至510万平方英尺。
1976年,为635万平方英尺。
1977年,跃至1020万平方英尺。
当时,香港除港府之外的首席地主—置地拥有物业和地盘近1300万平方英尺。
上市短短5年多时间,长实在地盘物业面积这点上,开始直逼置地。
长实的盈利状况:
1973年,公司盈利0.47亿港元。
1976年,盈利增至0.59亿港元。
1978年,递增到1.33亿港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1979年,为2.54亿港元,增幅近2倍。
1980年,迅速增长到7.01亿港元。
1981年,跃至13.85亿港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6年间,长实盈利增长近30倍,全港瞩目,委实不凡。
附:新鸿基地产郭得胜
郭得胜,原籍广东中山县,1911年生。
郭氏早年开杂货店,20世纪50年代经销日本拉链赚得第一桶金。1958年涉足地产,与好友冯景禧、李兆基合办永业企业,1963年永业企业改名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72年改名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增加到3亿,当年9月上市。同时,地产三剑客协议分手,郭得胜从市场购入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新鸿基地产稳扎稳打,进入20世纪80年代,跻身10大上市公司之列。1972年上市时注册资本为3亿元,1990年市值已超过220亿元,增长70倍。公司纯利,1974-1990年,增长41倍,达24.65亿元/年。
郭氏曾有“楼花大王”之称,1977年,郭氏改地产发展为地产投资—兴建高质量收租物业。
他在湾仔兴建了一幢50层高的商业大厦——新鸿基中心,为该集团招牌大厦。
郭氏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营策略,集团下设建筑事务所、建材部门、建筑公司、售楼部、物业管理公司等多个机构。
郭氏卒于1990年,其子郭炳湘三兄弟继承父业,新鸿基有长足发展。据1995年岁尾收市价计,新鸿基地产市值1400亿港元,占全港总市值的6.2%。家族拥有新鸿基地产46.83%股权,在美国三藩市拥有10亿港元物业。1995年家族股息红利收入23.18亿港元,家族资产720亿港元,名列香港超级富豪榜首。
英国远东问题专家乔治·赫德说:“香港经济的盛衰,除受世界经济大气候影响外,还与**统治的中国(大陆)政局有直接关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