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工作和生活的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管理语言
    管理语言:颠覆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先行者

    在管理学的词典和实践中,“雇主”(employer)、“雇员”(employee)和“管理员”(manager)恐怕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三个名词了。这三个名词将共同为一个企业工作的人员之间的关系界定得清清楚楚。“雇主”是企业的拥有者,“雇员”是为雇主打工的劳动者,“管理员”则是企业中事与人的经营者。使用这样的管理语言,谁管人谁被管,谁作决策谁服从,谁主动谁被动,谁地位高谁地位低,一清二楚,没有丝毫含糊。

    虽然这种传统的管理语言早已深入人心,一场管理语言的革命却正静悄悄地在诸多优秀企业中展开。比如说闻名世界的迪斯尼乐园,它不把自己的乐园叫作员工的“工作场所”( place),而是称其为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大舞台”。它将所有的员工称为“演员”(casting member),而非“雇员”;把员工从事的职务叫作“角色”(role),而非“岗位”。这样一来,每一个员工,无论你是米老鼠、唐老鸭的扮演者,还是一名普通的清洁工,大家都是在迪斯尼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此外,他们把所有前来乐园的游人称为“客人”(guest),而非“顾客”(customer),在乐园工作的人员则全都是“主人”(host or hostess)。工作人员每天上班都要换上自己所扮角色的服装,这些服装被称为“戏服”(costume),而非“制服”或“工作服”(uniform)。公司不设“人事部”(personnel office),而只设一个“角色分派中心”(central casting)。另外,开设迪斯尼乐园不是为了赚钱赢利 (make money),而是为大众制造欢乐(make people happy)。这些词汇的使用完全颠覆了原来人们对公司、员工和顾客之间关系的假设,从而改变了员工、管理人员和企业拥有者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使其对自己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员工对工作的主动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去为客人制造快乐。

    我和家人曾经多次去迪斯尼乐园,每次的经历都不同,但都留下了很愉快的记忆。有几件事更是让我难以忘怀。比如有一次,站在我们旁边与我们一起等坐小飞象的游客在说,她太想把她儿子坐在小飞象上快乐飞翔的姿态照下来,可是她昨天不小心把相机弄丢了,所以现在非常无可奈何。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可以想象这位母亲心中无尽的憾意。正在为她感到痛苦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说听见了刚才这位母亲的话,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然后像变魔术一样,把一架相机呈现在那位母亲的面前,并说:“这是一架一次性使用的相机,希望能够拍下你儿子的精彩瞬间。”这位母亲惊喜万分,眼中泪光闪闪。

    还有一次是在傍晚等待看彩灯游行的时候。坐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女孩拿着蛋卷冰淇淋在吃,吃着吃着就把冰淇淋掉到了地上。她妈妈正要去擦的时候,负责游行秩序的工作人员看见了,立即过来帮忙。 我看他十岁的年纪,腰间别着很多物件,如塑料水瓶、纸巾卷、抹布等。他把地上的残余冰淇淋全部拾起,装进随身携带的小垃圾筒,然后拿出塑料水瓶喷水,用纸巾将地擦干,动作之迅速麻利令人刮目。之后他又问女孩的妈妈要不要再去给她买一个冰淇淋。这种超前服务如果没有“为客人制造快乐”的理念支撑,没有主人的意识,是难以想象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