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谈话的基础是平等。解放军的谈心谈话,是建立在官兵平等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前提是“尊重士兵”。如果没有了平等,也就失去了谈心谈话的意义,更不可能有什么效果。</p>
</p>
我们历史地看,中国社会文化是不承认平等的。孔子的思想在于“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是不能平等的”。这是《论语》的核心,也是2500年来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典型。而维系“君臣父子”的,是“三纲五常”。缺乏平等的结果,造成了下层普遍存在的轻蔑“管理层级”现象,直接表现是“人人可以当皇帝”的观念,这又造成了社会涣散和不稳定。</p>
在解放军建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三湾改编”,其中一条是“官兵待遇平等”,还有一条是“支部建在连上”。</p>
**提出,部队要废除军阀作风。规定军官不准打骂士兵,废除肉刑和繁琐的礼节,士兵开会有说话的自由。规定经济公开,官兵待遇平等: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为了保证士兵的权利,在连以上各级建立了士兵委员会。</p>
官兵平等的具体表现,是“官兵一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军队建设上的首创,是新型军队与以往任何军队的本质区别。10年后,1937年10月25日,**与英国记者斯特朗在谈话中这样描述:官兵一致,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官兵平等,是一场中国组织建设的“革命”,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国几千年来的观念。</p>
平等思想的建立,使军事民主会、军人委员会、士兵代表会、干部评议会、科学决策论证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得以建立,也使在军队中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官兵互教、兵兵互教”的群众性练兵活动成为可能。我们今天可以说,没有这种平等,我们就不可能夺取最终的胜利。</p>
平等是文化和观念上的,更是制度上的。解放军的平等是用法规形式确定的。在军队内部,军人之间只有三种关系:</p>
第一,同志关系。无论职务高低,都是同志。</p>
第二,上下级关系。在有直接隶属关系时,职务高者为首长,职务低者为部属。在没有直接隶属关系时,职务高者为上级,职务低者为下级。</p>
第三,同级关系。行政职务相同的为同级;在不知道行政职务时,军衔相同的为同级。</p>
解放军的官兵关系包含着政治上的一致性和因分工不同而带来的隶属性。</p>
在使命和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分工上的隶属性则是解放军指挥和管理中自然性的体现。</p>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