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实施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同时,部队在各连队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在**领导下,实施政治、军事、经济民主。其中,经济民主是士兵参与清理账目,管理伙食。每个月,连队精打细算,可使伙食费有一小部分的节余,经过士兵委员会讨论,均分发给包括普通士兵和高级将
领在内的就餐人员零用,名曰“伙食尾子”。在这种官兵一致的民主制度下,部队面貌焕然一新。红军的物质条件虽然菲薄,但个个精神饱满,作战勇敢。</p>
我曾在“红一师”师史中看到了几次著名的分发“伙食尾子”的记载:</p>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该年年末,当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到达贵州境内的乌江南过新年时,部队公布了12月份伙食账,将节余下来的钱每人分给5角钱做“伙食尾子”。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城,**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为庆祝,部队每人又分了5角钱的“伙食尾子”。同年6月,部队抵达川康边境的天全、芦山一带时,经济委员会对这一段时间的伙食进行结算,每人再次分得5角钱的“伙食尾子”。就这样,总司令朱德和全体官兵一样,半年每人共分到1元5角钱的“伙食尾子”。</p>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搞过一次职工调查,在“你最希望企业做的事情”选项下,90%以上的职工填写到:按时发放工资。</p>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