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毕业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个结束 一次开始(2/2)

    从一个师兄那里,我拿到了一份颇经典的简历,只是换了内容,保留格式,就解决问题。不过后来,我还是渐渐知道了应聘国企和外企,简历应该有所差别;应聘技术和其他management trainee,简历的叙述应该有所侧重。于是,在整个准备简历的过程中,我挖空心思把整个大学生活回忆了一遍。一方面自己回忆着这个大学期间做过的事情,一方面体味着这些事情所能反映的我的品质,及赋予我的价值。要知道一份恰当、充实、得体的简历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很多公司筛选简历的条件极其苛刻,一不小心就成了第一批殉葬者。事实证明,我的简历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投出的大部分简历都有了回音。在此我只想谈两点体会:专业化和有针对性。专业化自不必说,比如简历应该在一页纸中完成,最好不要用彩色纸,格式规范等等;有针对性,就是最好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想想用人方更看重你的哪点品质。比如,你应聘国有企业,你的fl成绩似乎就没有什么正面影响;你应聘技术职位,众多的社会工作似乎也不比一个科研实例来得有效。更负责地说,还可以考虑公司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等,他们更想要哪方面的人才,你是否做过这个方面的事情等等。但要注意,我们并不鼓励伪造简历,编造故事。事实证明这招并不灵验。

    一份好的简历是一个有力的敲门砖,说得严重一点:战斗从你开始准备简历的时刻就已经打响。

    面试

    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出者,最后的胜出者,一定是最合适的。

    找工作始末,少说也面试了十家公司,穿梭在北京的大小街头,淡薄的西服里原本瑟瑟的心也渐渐坚定,就算再不开窍,面来面去,感觉也总会有一些。由于自己英语水平极其一般,所以除了最初投了几家外企之外,我的目标锁定了一些有实力的国企。其中印象很深刻的倒是有几次,不妨拿出来聊聊。

    华润置地的一面算是很别开生面的一次面试,属于团体作战。首先是短暂的自我介绍,接下来是在三十分钟内整个团队完成三件事情,并做总结陈词。如此形式,说明公司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办事能力,以及在整个团队中的作用。我们小组成员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分组行动,于是采纳了我的意见按1:2:2来分组,其中工作量小的事情由一个人来完成。二十分钟后,我们都办完了各自的事情,凑到一起商量陈词,最后,面试官还提了几个相关问题,还顺便夸奖了我们一番,然而其实大家心里清楚,最后入围的也不过一人而已。我有幸成为了唯一入围的幸运儿。总结起来,办事效果不是唯一重要的,重要的是办事的思路,这点也在最后的陈词中能够得到体现。另外,尽量迅速地融入团队并能够倡导整个事情的解决过程,更显重要。这样的表现也会在面试官的脑海里留有深刻的印象。group的面试,把整个应聘者的名单由一百人变成了二十人。第二轮就是直接见销售总经理了,在言谈中,他似乎更想了解,你的兴趣所在,为什么要加入华润,你怎么样能够说明你是合适的,以及自己未来的规划。聊天进展的很顺利,也使我成为了最后录取的四个幸运儿之一。

    北京电信的两次面试是历时最长的一次,中间隔着春节。一面和二面都是几个面试官共同来面试,共同打分的形式。国企的面试都倾向于有一点温和,有一些呆板,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形式,无论最后能不能被录取,你总会觉得面试过程是愉快的。北京电信一面二面的安排让我觉得奇怪,先是部门面试,然后才是hr面试。一面尽管是部门面试,专业问题也不多,问了一点对国内电信产业的了解,然后又问了些在学校所做的一些事情。二面就是hr的人来面试,就开始谈待遇、住房等很实际的问题了。尽管平淡无奇,但我还是成为了我们系几个同去面试的同学中的唯一被录用的。

    关于面试,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准备二字。当然这种准备有短期和长期之分,长期的准备指平时的一些相关知识的积累,这个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长进,我们所能把握的就是短期准备。比如一些常见问题的整理,当每一次整理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当你发现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原来话是可以这样说的时候,当你无论面对一个还是几个面试官都能坦然自若的时候,offer可能离我们就不远了。

    抉择

    后来,我又拿到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和招商银行深圳管理部的offer,在了解了几个职位的利弊之后,我还是听从的自己的直觉,选择了北京电信。因为我珍惜这个在国内很出色的电信运营商里做着最底层的技术活的机会,珍惜北京这个可以给我更多机会更多选择的地方。珍惜沿着自己的专业继续走下去的道路。如果说选择是未来的赌注,那么我对这支注充满了期待。

    忠告

    从一生下来,我们似乎就在不停地为一个个明天准备着,准备着。如果你还没有面临找工作,能否问问自己,今天的你为了你的明天准备好了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我知道,我真正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清楚了自己先前该“预”些什么。良好的学习成绩,出色的社会工作,骄人的实习经历,良好的英文交流能力,卓越的个人素质等等,不同的公司会对诸如此类的硬性条件仔仔细细地考察,挑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当然以上条件的重要性在不同公司那里也会有所不同。正是这些可以准备的东西,这些说出来似乎谁都明白的条件,就足以把无数的应聘者拒之门外,当然包括我。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匆匆地走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帝么?他会嘲笑我们的无知却认真么?他会用他的天平来为你度量付出与回报么?如果真的有,只希望他不要笑我,希望他把他度量出的结果,拿给每一个人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