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毕业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此时彼刻
    武玉挺,男,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现就职于意大利比邻德立律师事务所(birindelli e associati)

    我时常相信事物的因果,想一步,再多一步,也许就能够给自己一个更远的视野和目标,此时的每一颗小心翼翼剥开的糖果,也许会在彼刻带给你很多的不一样。

    此时彼刻

    武玉挺

    大四学生的确是不易的, 正在实习和已经签约的人每天就是在两种甚至更多的社会角色中频繁转换, 似乎现在就是原来习惯的生活和未来的一个结点。

    法学院的本科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的局限性要相对大一些,本行业领域内要消化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学生,大概占掉了毕业学生当中的70%-80%,少数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从事一些其他类型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此时的第一步的选择对将来彼刻的自己必然意义重大。

    我算是比较幸运一些,在工作和出国双管齐下的情况下,两边都拿到了不错的offer,而且挑选余地都比较大,在继续等待出国消息的过程中挑选了大陆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律师事务所开始三个月的试用,可以说有一些经历能够拿出来与人分享。

    求职经历

    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轰轰烈烈从上年的11月末就开始,一直持续到这提笔时的四月仍然没有结束。还记得深冬季节的面试**,有时一天要安排两个面试,衣衫单薄的滋味也是这四年生活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怎么样看待这种经历一直是我想在这里谈到的。不久前遇上一个很优秀的师妹,她很痛苦地告诉我她有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面试不成功而泡汤了;还有一个口才很好的好朋友,他却屡屡在面试最后一轮的时候意外落马,所幸他很乐观。我自己回过头来想一想,八成左右面试过的企业和大型律师事务所都给了offer,但这并非我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收益最大的部分。以前有听过别人说所谓“面经”的流行词语,我个人认为这很有道理。在不断与陌生人碰面摩擦的过程中, 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工作的机会那么简单。

    我把求职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环节——面试称之为“一种彼此尊重的聊天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机械考评。一个优秀的面试经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一次愉快的交谈, 因为只有真正克服了战战兢兢或者大大咧咧的心理状态,整场面试作为一种交流才真正有了成功的前提。按照我自己的经验,在礼貌上的细节和不做作的,轻松的谈吐方式是和面试官建立初步沟通,打破僵局的最好的方式。实际上,很多面试官很头疼那种自动答录机一样的被试者,自己从前也曾经习惯于喋喋不休来阐述一些自己事先想好的问题,但之后来看,实际在现场不卑不亢和考官以探讨的方式来进行话题的展开才是一种能让人留下更深印象的方法。而怎样做到适度,似乎就需要不断的积累、总结和提高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