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法律硕士研究生考试又落下帷幕了。
2004年法律硕士考试起了很大变化。首先,2004年法硕考试大纲有较大程度的修改,而且在2003年11月上旬才出版。其次,国家从2004年开始不再指定考试用书,往年国家指定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为考试指定用书,由于2004版考试指南和2004年考试大纲出版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复习,因此国家教育部决定不再指定考试用书,考试内容以新修订的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为准。再次,2004年法律硕士联考的题型也有一定变化,即取消了判断题,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多项选择题。同时,综合课的考试内容将有一定变化。最后,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学、烟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等11所院校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新增试点单位。至此,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达到39所。
2004年法律硕士联考出现的变化对2005年的考生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法律硕士招生院校由原来的28所扩大到39所,且多所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也相应增多,被录取的机率也相应增大;忧的是大纲和指南都起了很大变化,而且不再指定教材,考试内容和题型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些不利因素,更好地复习备考05年法律硕士考试,就成为摆在考生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但万变不离其宗,解决好如何看书和如何答题这两个问题就等于成功了80%。
一、如何看书
(一)如何开始专业课的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专业课的复习越早越好。时间可以这样分配,白天看英语,晚上看法律。因为一般白天还要上课或者上班,大块的时间比较少,而英语中的好多东西不像法律那样需要大块时间来记忆的。晚上大块的时间要用来看法律。因为法律需要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印象。政治要等到大纲下来再开始复习政治,原因是每年政治大纲变动很大。
2.合理的看书步骤
虽然国家从2003年开始将不指定考试用书,但建议考生开始复习的时候还是要买一本2004年人大版的指南。看指南可以首先看一遍,跟看小说一样,不要幻想自己可以都记住。这时候最需要培养起对法律的兴趣;
第二步,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做笔记的时候有个标准,力求简洁,不要跟抄了一遍指南一样,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需要把民法,刑法的内涵的一条“线”悟出来。这条“线”可以把大部分的东西串起来。当然这条“线”不是那么容易就出来的,往往是看了好几遍指南才有所领悟的;第三步,光看你的笔记,靠你对“线”的把握,回想指南上所讲的内容。如果想不起来,那就是还不熟悉的部分,是需要加强理解或者记忆的地方;第四步是做题,靠做题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因为往往有些时候,觉得自己掌握了,但一旦做题却发现很模糊。
注意:其一,合理分配时间,不能偏废任何一个。特别是英语,每年考法硕的考生很多都是公共课过不了分数线,所以应该在英语上分配相当的复习时间。其二,看书的时候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比如我就适合做笔记来帮助记忆。但是也不要害怕忘记,忘记是大脑保护自己的一个手段,多重复几遍就会记住的。就像用刀在桌面上刻字,第一遍的时候很浅,多划几次,就会深的。其三,看书要讲求效率,不能太慢。太慢实际上是浪费时间。要养成不回视的好习惯,加快阅读的速读,尽量每次翻得快一些,以求得整体的印象。
(二)如何深入掌握知识点
1.推荐辅导书及练习题
除了指南和大纲是必须要买的以外,还应该买一本配套的习题。现在市面上的书质量都不高,所以辅导书不要买多了,买多了是浪费你的金钱和你宝贵的时间。其实最好的练习题就是历年的真题,一定要对它们给予高度的重视。
2.培养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多看案例。拿到案例的时候,先试着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释内部存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不太确定的时候再看答案,看看别人是如何分析案情的。人大21世纪教材有一套配套的案例书,可以买来看。
注意的问题: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应该达到的程度是:真正的掌握了书的脉络不是说把整个书都背下来了,而是拿到书就知道哪些部分是要考的知识点,会怎样去考,答题时候应该答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推荐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以案说法》民法和刑法篇。
(三)五门专业课复习的特点
法理是比较难懂的一门。往往没学过法律的考生看书的时候觉得很枯燥。所以最好的看书顺序是不按指南每门课的先后顺序看,而是先看刑法,因为刑法条理非常清楚,容易理解,接着再看法理,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因为法理其实就是把各个部门法内部共同的东西抽象出来了。法理内部的线其实比较简单,归跟到底法理就是在**律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存在,以及法律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内部的那条“线”就是:先**律建立的原因和形式是什么,法律建立以后对社会和每个人都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法是如何才能满足我们需要的,我们又是怎样制定出对我们更加有利的法律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