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情况下,知道问题答案的学生也被提问的语言搞糊涂,尤其是它隐藏在一个不熟悉的案例研究或某一特定情节中时。
通过三种感觉形式--视觉、听觉和感觉,来利用语言的益处是为了丰富你的输入,为所有的学习者更容易地获得信息改善机会。确保至少重复三遍关键的学习点,通过前面提到的“反馈和供应”方式来提示这些学习点的重要性。语言的使用能表达两种意思,即明确的和含蓄的,当我们听时,我们会积极地选择我们想听到的东西,尽管它有时在低水平上发挥作用。
在会议上,如果用“我不想让这听起来像是在批评,但是……”这句话开始的话,我们知道这位同事下面将不可避免地讲一些批评言论。了解使用语言中的内在含义,在老师这个专业角色中,可以影响那些我们想沟通的学习者的行为。
许多年以后,一个朋友在英国西南部一所知名的公立学校里开始教学生涯。那个学校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那段时间里,学校盖了很多新的建筑,面积也不断扩展。那里盖了一个平顶的附属建筑,打算在下一个学期使用。学校的校长决定,要针对在学校进行的运动制定一些新的规则。在不断增长的规则单子上加上这样的一项规定--“不允许学生进入附属建筑屋顶”。在200多年里,学校从来不允许任何学生上屋顶,新学期开始时,新规则开始实施,但在两星期里,从屋顶上抓住了两个学生。在规则中“不准上屋顶”的内部命令就成了“上屋顶”!
在内部要求中,学校的规定是很多的,比如:“不要在理科走廊里跑”、“不要在文科区里吃东西”、“不要在会议上说话”。这些规则设计出来是为了给在里面工作的人提供安全和平静的环境。
这里的原则描述了你想要的结果,而不是你不想要的结果。在课堂上,讲述你所希望的学习和行为结果,讲述必须是明确的,当你得到时,一定要用表扬来进一步强化这些结果。同样鼓励学习者也这样来做。当两个学生并肩坐着,一个学生公然表示不想和另外一个学生坐一起时,这个行为通常是想引起老师注意的行为。
布里斯托尔学校的一个11岁的学生说:“老师从来不去注意那些做得好的人,只注意那些吵吵嚷嚷的人。”
尽管课程有中断,但也要通过保持自律的其他学生的良好表现来强化积极的因素。
向搞破坏的学生直接讲述这种行为以及影响,表明你对这种行为及影响的感觉,然后要求学生明确的改变,之后你问学生对你的要求的想法,这样就把人与行为分离开来。
处理问题行为要以一个积极的承认为前提,有五个信息阶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