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迷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2节:拨给大学经费(2/2)

    杨德广我赞同按生均原则进行拨款,首先要确定每个学生拨款的基数,再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学校的不同发展定位,乘一定的系数。这种拨款方式,比较公开,可以确保学校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目前,我国很多学校,政府的投资只能满足职工发工资,这种教育投资,势必逼迫一些学校乱收费,或者变相鼓励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兼职赚钱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现在查“乱收费”查得很凶,为什么不查政府的投入足不足,到不到位呢?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很快,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民办学校现在几乎所有的经费都来自学生收费,国家一分钱也不投入,而在国外,私立学校的政府投资经费达到办学总经费的20%,学生收费最多占办学总经费的一半。

    作者补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8月公布了2004年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朱剑红,《人民日报》,2004年8月27日。)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教育乱收费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整治,比如“一费制”,比如设立举报电话,还比如进行“集中治理”。可是,十年来整治教育乱收费,似乎收效甚微。“一费制”走了调,举报变成了形式,治理成为一阵风。(《教育乱收费何以在禁区边缘大行其道》,熊丙奇,《文汇报》,2004年9月1日。)有意思的是,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作《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通过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高达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审计署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后查出,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多达4.91亿元;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而国家发改委被五次点名。据审计,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4.5亿元时直接预留74.8亿元。在审批下达的229.7亿元中,实际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未达到要求。审计署抽查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3年至2004年下达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发现9省124个项目存在以多种名义重复申报,或多报建设规模等现象,以此获取中央补助资金13.2亿元。(《年底才下达当年计划国家发改委被五次点名批评》,cctv经济信息联播,2005年6月28日。)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投入的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缺口接近750亿元(《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经费问题分析》,沈百福、王红,《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9月。),而我们的中央部委各类违规问题金额达到90.6亿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