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同期还试用了另一个男生,就是我们现在的于经理。小于也是应届毕业生,在一所普通院校学矿物勘测的,家在外地,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无论从外形、学习成绩还是社会背景来看条件都不如那个mba。
当初招他进来本是打算作为一级市场管理员来培养的,试用期工资比较低,基本上只够一个人的生活费。小于为了节约,干脆吃住都在店里面,连夜勤一起值了。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就和老保安一起闲聊天,在东拉西扯中逐渐对公司的历史、人员状况、市场等等有了全面的印象。
再后来派他去厂部锻炼,他仍然留心身边每一个细节和每一次机会。三个月下来,他把公司上上下下各种情况摸了个透。他为人随和,人缘好,大家都愿意给他提供帮助、支持。在此后的工作中他表现得异常出色,很快就提成了区域经理,上个月又被提升为营销部经理。连试用期算在内,他来我们公司的时间还不到两年。如果所有的应届毕业生都跟我们于经理一样,那企业肯定是抢都来不及,哪里会不乐意招收呢?
其实那个被我们放弃的mba人还是很不错的,也很有潜力,我们本来很看好他,否则我当时也不会那么详细地将公司的人事安排目的解释给他听。通常我们是让员工自己在工作中去思考发现,自己寻找上升的空间--这也是考察人的能力的一种手段。
公司把刚招进来的新人下放到一线部门去锻炼,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熟悉业务,一方面也是要他们熟悉与适应公司的工作模式、文化氛围等等。这是为公司和员工个人的长远发展安排的,就像现在的公务员在升职前都要下乡一样,回来后你的层次和看问题的角度肯定就不同了。了解了公司的销售业绩、市场行情及员工个性,做人事管理做市场策划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公司能更清楚地了解你的才华与潜能方向,这对公司和你个人今后的发展都很有好处。
不过,那些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会这么想。虽然他们嘴上说知道进入任何一家公司都要从低做起,这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理论性姿态;但真叫他做的时候情绪上就未必能接受得了。尤其是学历比较高、毕业院校比较好的学生,你让他去做营业员、做技工,他觉得丢脸,是委屈了他,就算勉强答应了也难以经受住最后的考验。既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又浪费了公司的时间和财力。这样的人多了,自然让企业一谈到招收应届毕业生就头疼。
其实,真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并坚持下来的毕业生,在后面往往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其结果不言而喻:公司和个人皆大欢喜。如果当时那个mba能正确看待这种短期的下放锻炼,能放低自己的姿态去学习适应,回来后相信发展空间会非常大。真是很可惜,有时候人太在意一时的得失往往会失去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前一阵报道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事不是给炒得很热吗?为什么媒体来炒?就是因为这是个名校毕业生。很多人会认为太丢面子,但是他能够把学到的经济理论用在自己卖肉的过程中,现在不是也做成企业了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