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故事: 鱼市哲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一个“可疑的”邀请(2)
    卡西说:“我护理一个接受透析的病人,她非常消沉。我们接触的许多病人都是这样的。但是这位女士还很年轻,家里有个小孩子,她的生活负担很重。她有很多活下去的理由,却已经准备放弃治疗。她终日躺在病床上,什么也不做。希尔达和我开始送鱼给她,希望她配合治疗。起初我们送给她的是塑料鱼,后来是填充的玩具鱼。没过多久,她就开始下床主动配合治疗了。她需要鱼的时候就会找我们要。我不知道是什么使她发生了转变,但我想那些鱼应该功不可没。如果有人来看她,她一定会和他们谈到那些鱼,并把那些可爱的小东西给他们看。”莎丽也开始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护士花更多的时间坐下来陪护他们的病人。她说:“通常护士会拿着一个病情记录板来到病房,站在病人床边记录一些数据。但我看到这些护士都是坐在病人的旁边,这样他们就可以和病人保持平视。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意义深远,特别是对于那些年岁较大的病人更为重要。”许多病人开始主动要鱼。这样,如果他们得到了特别好的护理和帮助,就可以把鱼送给那些医护人员。一些病人和家属会把给护士的感谢信写在画有鱼的信纸上。不知不觉中,在这个充满疾病和生命垂危者的楼层里已经随处可见真诚的微笑和快乐的游戏了。莎伦·桑德斯对我说:“我很喜欢玩———这才是真实的我。所以我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我的工作中。以前在上班的时候,自己性格中的这一面总让我感觉不自在。我不知道那样的行事方式在这里是否行得通。但我觉得我们应该试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不论他们是风华正茂还是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对于这样做的重要性,莎伦的感触非常深刻。几年前,她为不干胶贴纸而奋斗的丈夫斯科特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当时,他们有三个孩子需要养育。在经历了几年含辛茹苦的家庭主妇生活后,莎伦选择了护士的职业。她说:“我必须勇敢地正视那么多的困难,但是我也必须好好地生活下去,还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变得更充实、更快乐。

    我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生活方式了。”2000年1月,莎丽结束了两周的旅行回到医院。当她走出第五层的电梯时,就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一个鱼的海洋。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都是鱼,病房里满是磁铁鱼,墙上的一张海报上赫然写着“鱼小组”。“我一边沿着走廊走着,一边琢磨到底发生了什么。”莎丽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说:“当我推开希尔达和卡西办公室房门的时候,她们两个正在咯咯地笑着商量怎么迎接一些代表的来访。那些代表来自保健组织指派的一个联合委员会。”希尔达说:“我们的方案里大约包含了200个项目,但我们也不知该如何着手。一天早上,我偶然读到了《圣经》中关于摩西的一段。那一节讲到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好一切,让犹太人回到迦南。他的岳父杰特罗告诉他应该组建自己的队伍,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给了我灵感。”希尔达和卡西组织了几个小组。各由八到九人组成,其中包括一名医师。每个小组任命一个队长,并用一种鱼的名字命名这个小组。其中有:梭鱼、紫刺尾鱼、扁鲨、水虎鱼和石斑鱼。希尔达和卡西于是宣布开展一场友谊赛。哪个小组的成员完成了规定任务———比如说学完了他们评鉴所需的资料———就全心投入会得到不干胶贴纸。三个月后,拥有最多贴纸的小组就可以开一个庆功派对或者得到奖金的犒劳。为了帮助这些小组学习和巩固必修的知识,希尔达和卡西举办了许多竞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