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活了99万次的猫: 51个温馨动人的哲理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0节:距离越近,伤害越深
    不知你是否也觉得,自己eq(智商)的高低,其实是因对象而异的。通常的情况是,与一个人的距离越近、感觉越亲密,我们的eq也就越低。

    因此,在公司里,老板在众人面前大骂你白痴,你点头称是;但是回到家,听到另一半轻声问为什么晚归,就会气得火冒三丈;好久不见的朋友询问你的终身大事,你感觉温暖在心,但是同样的话出自爸妈之口,就变成了干涉**!

    看来,我们能够对一个人实施的最残酷的惩罚,似乎就是让他变成自己的亲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身为一个读心理学的eq研究人员,我个人对这种“厚他人而薄家人”现象, 有以下的研究心得。

    首先,我们认为自己有权“活在家中,做我自己”。

    在外面时不得已,必须装模作样,回到家,如果还需要口是心非地度日,那么日子怎么可能过下去呢?

    其次,对家人,我们有着“亲爱的,你当然应该能够懂我的心”的期望。

    如果是一个刚认识的外人,那么他也许会误会我的意思,但你们跟我相处了这么久,怎么也能不明事理、扭曲污蔑我的想法呢?

    在外面忍气吞声了一整天,心中累积了许多不满和挫折,这些没有抒发的负面能量不断地积累膨胀。回到家,自己就好像一壶快要煮开的水,只要找到一个宣泄的机会,后果就是气壮山河、惨不忍睹。

    种种这些因素综合在起来,很容易导致客厅成为“战场”、亲人变成“仇人”的“惨剧”。

    仔细想一想就可以知道,“厚他人而薄家人”的作法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

    其一,家人绝对比外人重要。

    最起码,老板及客户甚至朋友都可再找,而自己的家人却是一辈子的牵挂,当然更应小心营造彼此的关系。

    其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一再地提醒大家,家庭生活在我们的身心发展上占有重要分量。

    家人气头上的一句尖刻的话,比起外人的污言秽语更容易对一个人造成难以修补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果你身为父母,一心一意盼着“孩子,我希望你的eq比我的高”,则更该审视一下自己的做法了。

    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来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并且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做到,那么亲人就不会变成“仇人”,自己也不会再为小事感到狂躁了。

    愿人人都能够时刻保持一颗温柔的心,努力珍惜和疼爱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人,特别是家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沉思5分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