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部作品让你轻易做出结论,这个作品就小了。”余秋雨如是说。果真如此吗?《论语》、《圣经》、以及安徒生童话都会让你轻易做出结论,但它们却是如此伟大。
余秋雨又说,所谓胜利与失败是讲不清楚的。这其实仍然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彷徨。所有的事情,任何事情,不是能不能讲清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看清楚的问题。看清楚了,自然能够讲清楚。余秋雨的意见,其实反映了他自己内心深处的彷徨。因为他彷徨,所以他觉得这个作品伟大,但他并没有真正领悟这个作品的伟大之处。
《老人与海》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让人难以评说的什么“未知结构”,也不是因为它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因为它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它的创作素材是真实的,它取材于海明威的朋友富恩特斯的亲身经历。
在我们这个居心叵测的人间社会,真实似乎意味着蠢笨、幼稚、痴呆或不成熟,而一个成熟的人似乎应该胸有成府、老于世故、诡计多端、而且让人琢磨不透。很少有人愿意真实,因为没有人愿意做傻瓜。但海明威是真实的,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们这个讲究公关技巧和计谋的人间社会,真实是如此稀缺,以致于真实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真实的故事充满寓言。人们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喜欢品味故事中的寓言。寓言是来自上帝的暗示,任何一个故事,只要它是真实的,上帝就会赋予它寓言的芬芳。故事好像花朵一样开放,好像花朵一样摇曳生香。
值得警惕的是,有两种花朵,人工的花朵和真实的花朵。人工的花朵可以做得十分逼真,甚至比真花还要漂亮,以致于人们常常自以为能够巧夺天工。于是,人们使用了层出不穷的心机,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假花,把这个社会装点得琳琅满目、错综复杂。这些假花往往用来欺骗别人,以便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可以用来欺骗自己,好让自己在一种虚幻的生活中暗自得意。出于这样或那样的阴谋,人工的花朵比真实的花朵更能博取人们的好感。
真实的花朵不会故意地讨好你。它静静地开放着,任凭你这样或那样评说。它也许有许多瑕疵让你大皱眉头,也许刚好符合你的审美观,但它丝毫不理会你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