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 第3卷 第20章 如何是究竟涅盘和各种外道不同的见解(2/2)
(这是说:愚痴无智的凡夫们,只乐于执着妄心妄想,不闻真实的智慧。贪着言语理论,便是堕于三界的苦本。如果内证真实的自觉,才能灭除一切苦因。譬如镜中现像,虽然人物来照时就显现出来,但去后却不留形迹。一切妄心妄想,对境依他而起,自心现量,也犹如镜子一样,本无来去生灭的踪迹可得,只因愚夫妄见,而产生有无等二边的妄想而已。)
不识心及缘。则起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
心者即种种。远离相所相。事现而无现。如彼愚妄想。
(这是说:凡夫们因为不识自心现量,和缘起生法,所以就产生有无的二边妄想。如果了见自心和外境,就不会生起妄想分别之心了。心虽然是种种的根本,但它却是没有自相和所现的相可得。即使心中现出各种事相,也只是一现即空,而实无所现的。犹如愚迷凡夫们的妄想,也是无从把捉的。)
三有惟妄想。外义悉无有。妄想种种现。凡愚不能了。
经经说妄想。终不出于名。若离于言说。亦无有所说。
(这是说:三界所有的欲、无明和业等,都无非是唯心妄想所产生的。除此以外,实在没有另外一个东西的存在。妄想分别,便现出种种事相,只是凡夫愚痴,不能自知罢了。既如佛所说的种种经典,处处都指破这个妄想。所有佛经的各种不同说法,也只是名词论辩的不同而已。如果不去执着名词而实证涅盘,本来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注四十)二十五真实:二十五谛真实也,二十五谛为数论外道所立,说明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本原理也。即自性(物质的本体)受神我(精神的本体)之作用而生大,由大生我慢,由我慢生五唯(色、声、香、味、触),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作业根(口、手、足、男女、大遗),心根,又由五唯生五大(空、风、火、水、地)。而神我与自性之关系,恰如跛者与瞽者。神我虽有智的作用,然不能动,自性虽有活动作用,然不能生为其活动之源之动机,盖神我为使自性有活动者,自性为使活动动机实现者,由此二相生中间之二十三谛也。
(注四十一)六德论:六德:梵语薄伽梵之六义也,有时亦通用于王者之六德。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