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楞伽大义今释》 第3卷 第02章 意生身的分类和原理
    这时,佛告大慧大士说:“关于意生身的分类和共同的原理,我现在为你解说吧!大慧啊!有三种意生身。1三昧乐正受意生身。2觉法自性性意生身。3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凡是修行者已经证得初地菩萨之位,了知初地境界,再加上上增进,便可得到三种意生身。什么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呢?就是说:“达到菩萨道的第三发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难胜地的境界中而得到三昧乐正受。这时,自心寂静,安住在心性之海中,各种妄想的识浪不生。了知一切内外的境界,都不过是自心的现识作用,没有个别存在的自性,这就名为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什么是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呢?就是说:到了第八不动地的境界,观察觉知一切内外诸法,都是如梦似幻地存在,毕竟一无所有。由此身心转变,彻底变化了气质,得到如幻似的三昧境界,和其余各种三昧;那时,就可以有自发无量的色相能力,和自在神通的运用之明了,犹如绝妙莲花一样的庄严美妙。可是这种境界的情形,也是如幻似梦,如水月镜花,说它是真有的吗?它却是没有实质;说它是没有的吗?它却是真能出现。并发还具有一切的色相和美妙的肢体,能够进入一切世界,任何佛土,和各处佛国的人一样。这都是由于通达了自性法尔的原因,从自性本来具足的功能所产生,这就名为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什么是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呢?就是说:已经证觉一切佛法,得到自性实际的法乐了,这就名为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大慧啊!所以对于这三种意生身的情形,必须观察觉知,应当加以修学。”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非我乘大乘。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有境界。

    (这是说:佛所说的大乘道,并非是真有一个什么乘可以度人,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说它是真谛,却无体可得,说似一物便不中。说它是解脱,却本来无缚,又解脱个什么?那么,就说它是个无相,没有境界的吧!事实上,它又不是绝对没有体相的,也不是没有境界的。)

    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这就是说:必须由修大乘道的法门,得到三昧自在的境界,自然而然会发生种种意生身的作用,犹如莲花出于污泥而自在,不染尘垢,而且具有无比的圣洁和庄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