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 第1卷 第21章 常不思议与第一义的境界
这的,大慧大士又问佛说;“您平常所说的常不思议的自觉圣趣境界,以及第一义的境界,这与外道们所说的,另有一常不思议的造作因缘有何不同呢?”佛说:“我说的,和外道们所说的不同。为什么呢?外道们的常不思议,它是不因自相而成的。如果这个常不思议,不是由自相而成,那又根据什么原因才显现出常不思议的境界呢?反之,如果不思议是由自相而成的,那它便是常住不变了。他们说有一个造作者的因缘在那儿,所以不思议的理论,便不能成立了。我所说的,是第一义(形而上)的常不思议。第一义是自相成就,离于一切有性与无性,证得自觉之相,所以说它有相。第一义以般若智慧为因,所以说它有因。它是毕竟离于有性无性的。它正像没有造作者一样的虚空,是涅盘(寂灭),灭尽定的境界,所以说它是常不思议。这是不同于外道常不思议的理论的,这是一切如来自觉圣智得大所得的境界,所以你们应当修学。
“其次,外道们所说的常不思议,不是常住的,它不是自相为因,也非从修行中得到的,它是另有一不思议常存着的。他们因为看见万有所作的,有性无性,都是无常,于是思量推测,便认为另有一常不可思议的存在。而我所指的,也即是此理,万法都从因缘所生,非有性亦非无性,因缘法中,都是无常,既证得此理,住于自觉圣智境界中,再指出他们所认为另有一常不可思议之说,是无因之论。如果外道们认为另有一存在之相,而成为常不思议。但既知为自相之因的自性,也就等于无件,也就等于兔角,本无此物。试问那另一常不思议的存在,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他们所说的常不思议,只是一种观念游戏,徒有言说名词和妄想而已。外道们所说的既有这种错误,他们徒托空言于妄想,就等于兔子有角—样的无稽,那当然不能证入自觉的境界,而是一种非分的妄想。但我所指的常不思议,是证入了自觉的境界,离于有为的造作者,非有性亦非无性,所以说是永恒常在的。我的说法并非认为外于一切,自性无性,一切无常,便思量推测另有一常不思以。而外道们不知常不思议为自证自觉的境界,所以他们去圣遥远,他们的理论是错误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