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好命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好口才好命运 第六章(5)
    好口才好命运 第六章(5)

    在日常生活中,同辈或好友之间,偶尔以近似质问的说话方式互相取笑,是可以的,但我们一定要记住不可太过分或经常如此,更不能成为习惯。从某方面讲,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反之,如果轻率地质问他人,会很容易造成双方不必要的伤害。比如:

    一天,在公交车上,两位乘客在说话:

    “昨天那部《孤儿的春天》实在很好看。”乘客甲说。

    “有什么好?”乘客乙质问道。

    “剧情不错啊,对于改良社会风气很有一番见识。”

    “有什么见识?”

    “还用问吗?它不是指出有些不良少年是被迫走上歧路的吗?”乘客甲似乎有点不悦。

    “老生常谈!这算是什么别有见识?”乘客乙依然质问他。

    我们都能感觉到这两位乘客话不投机、气氛尴尬,而问题就出在乘客乙总是用质问的语气谈话,如果他能改变态度,情况必将不同。当乘客甲提出看法时,他如果是不认同,不妨直言自己对电影的见解,而不需要用质问的方式,让对方感到伤害,如此一来,双方的谈话自然可以愉快地进行下去。

    谈话时习惯质问对方的人,往往给人胸襟狭窄、吹毛求疵、与人为难、性情乖僻或自大好胜的感觉。即使谈话的小细节,也能将个人的品格表现出来。除在特殊场合,比如法庭上的辩论之外,质问他人是不必要的言行,如果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不妨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不必不怀善意似地质问对方。但是,有些人就爱用质问的语气,纠正别人的错误。比如:

    “我想昨天是今年以来最热的一天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