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位: 海信PBI——产品同质化时代制胜五步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海信制造”现象
    在中国家电企业普遍陷入恶性价格战和“品牌空心化”囹圄之时,海信的pbi全程营销模式——这一产品同质化时代的企业营销制胜法则,为中国家电行业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同样是家电,但海信的产品却总能凭借自己的独特之处从同类产品中跳出来。不论电视、空调,还是冰箱、热水器,只要是海信的产品,都是遵循海信的环保+健康+愉悦(ehe)设计理念,环保、变频、互动、数字、智能都是海信“动情科技”的实际体现,它们的存在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为消费者所带来的舒适健康的切身体验支撑着海信“有爱,科技也动情”的品牌主张。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环保”、“变频”、“互动”等pbi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独特销售主张(usp),其主要区别有两点:一、usp从产品本身找,pbi从市场中找;二、usp可“大”可“小”,而pbi必须是“别开天地、另创一家”的类别性的“大差异”。

    海信用独具优势的产品实践着“创造完美,服务社会”的品牌核心理念,长久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003年零点调研机构为海信进行的一项品牌专向调研结果显示:在消费者心目中,“海信”就是“环保”,海信就是“变频”。

    环保电视推出当年(1999年),海信电视年销量从前一年的150万台一步跃升到250万台,稳居中国彩电四强(中宜康统计数据)。时至今日,海信环保电视的指名购买率已连续4年保持环保类电视产品榜首。

    海信变频空调推出1周年之际(1998年4月),中国商业信息中心依据全国百家重点大商场信息检测网公告,海信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进入同行业三强。5月,据国家统计局中怡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统计,海信变频空调以94%的市场占有率独占变频类空调鳌头。

    与此同时,来自中怡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海信互动电视、数字冰箱等产品均在各自的类别市场上稳坐头把金交椅……

    海信没有神话,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

    1969年至今,从最初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海信走的是一条“出位”的快速成长之路。目前,海信集团在国内外拥有20多家子公司,净资产达28亿元,主导产品为电视、空调、冰箱、计算机、移动电话、软件开发、网络设备。1999年1月5日,“海信(hisense)”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01年,海信电器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电脑全部被评为首届中国名牌。2002年,海信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2%。

    回首35年创业历程,海信最初的成功基本上靠的是产品和技术。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家电业竞争日趋激烈,一向有“技术流”代表之称的海信,以见微知著的务实态度,将企业发展规划从“技术导向”转变为“品牌战略导向”,到90年代末期,阶段性成果初现:环保电视、变频空调成为众多追求生活质量的中国人的理想之选。在海信经典产品畅销千家万户的同时,pbi模型也在不断接受市场锤炼当中逐步成型了。

    “有爱,科技也动情”是海信的企业品牌差异化识别(cbi)。以技术著称业界的海信认识到:冰冷的科技时代已经过去,新世纪应该倡导“暖科技”生活;融入了爱和情感的科技,才是科技的最高境界。海信将这种人性化科技用一种鲜活的独特方式进行表达,海信旗下的各个产品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海信的“动情科技”——

    海信环保电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