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祸当头
中国人当然也够顽强的,世界各国的华侨社会无不使当地的洋大人感到难以理解。不过,那都是上一代的人啦,到了现在这一代,随着民族自尊心的堕落,好像不但不最难同化,反而最易同化矣。近百年来,中国对外来文化,似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进口之后,先行酱它一酱,把橘子酱成枳子,一直酱到适合中国特有的“国情”为止。于是乎洋大人有斑马线,台北也有斑马线,不过台北的斑马不是保护行人的,而只供轧死护士小姐之用。洋大人有圣诞,台北也有圣诞,不过台北的圣诞不是骨肉团聚,而只供跳舞狂欢之用。洋大人有阳历新年,台北也有阳历新年,不过台北的阳历新年不是休息庆祝,而只供寄贺年片之用。
贺年片应该是一种极有人情味的举动,柏杨先生每年一定要寄。盖工商业越发达,社会也越紧张,谋生也越不易,时间也就越是金钱。除了少数生有异禀的朋友,大多数小民都兢兢业业,东奔西走,马不停蹄,从太阳东升跑到红日西下,不要说休息啦,就是静坐十分钟想一想的时间都没有。自然产生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逐渐缩小,除了工作上,也就是除了为赚几个钱而必须接触的那一小撮人外,很难心平气和地找几个朋友东南西北聊聊天、轻松轻松。做官的忙于逢迎钻营,表演忠贞;做商的忙于轧头寸,打算盘;做工的忙于担挑拉抬,腰痛背酸;当教习的口干舌渴;当文人的爬格纸能把鼻涕都抓出来;当权的每天提心吊胆,惟恐谁踢他的屁股。以致人头乱钻,人腿乱跑,正如元曲上说的:“密匝匝蚁排兵,闹嚷嚷蝇叮血。”
于是乎,再要好的朋友,不要说远到异国异地矣,纵是同在台北市,也成了咫尺天涯,如果没有特别安排,真能三年不通音讯,病了的固然不知道,便是出了车祸被轧断了脖子,也不知道。而人是感情动物,疏远得久啦,最老朋友间的友情可能慢慢褪色;半老朋友间的友情已经不太浓,说不定十年下来,会变成了陌生人矣;至于新交的朋友,好像妓女接待嫖客一样,几个月下来,更是无啥介事。
不知道从哪一年起,可能是一九五五年吧,寄贺年片成了一窝蜂。一个交际相当狭窄的小子,能一口气接上三五十张。柏杨先生一向是人多地方不去的,每天除了上班的权威。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就是蹲在家时冒充老太爷,很少与外界来往,为这件事,老妻还一口咬定我完啦,她常曰:“你瞧人家张先生,天天跑处长公馆,如今当上主任啦。”又曰:“你瞧那个姓赵的,走上部长太太的内线,就要去美国出席啥会议啦。”说得我心痒难抓。呜呼,柏杨先生天纵英明,腿有黑痣,岂是没前途之人?就决心也奔走奔走权贵之门。可是拍马屁钻路子这玩艺,和其他救国救民的大道理一样,说起来容易,真的去干,就不简单。而且现在社会,圈圈差不多都是先天的,单纯靠把头削尖猛钻,并没有太大用处。夫先天的也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同一训练班,同一训练学堂,或留美时同一个客柔扑。同学焉,教习焉,自然成为一个圈圈。于是东圈西圈,勇不可当,圈外之人,纵然把头皮钻破,顶多也不过钻成“门神”,猛一瞧你在门里,可是遇到风雨黑夜,大门一关,你仍然被关在门外。所以后来我也就不再钻啦。我说这些,不是说我清高,谁要以为我清高,谁就大脑不清,盖没有圈圈的人永远受到排斥,老妻虽程度甚低,见识倒并不甚低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