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传别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易经系传别讲》 上传 第06章 夫易广矣大矣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无所不包的易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孔子在本章第一段中讲到,《易经》所包涵的学问,非常广阔,无所不包,世界上一切的学问,不管是宗教的、科学的……都在它的范围里边。所以孔子说它“广矣!大矣!”非常非常之伟大。孔子认为《易经》所包涵的学问,“以言乎远”——就像一个圆圈一样向前扩充,远就是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则不御”。御就是边际,不御就是没有边际,用佛学上的名词来说,就是无量无边。这就是所谓的“以言乎远则不御”的意思。

    “以言乎迩则静而正。”说近呢?就是“静而正”。正在哪里?正就在你的眼前。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还不够,应该说正就在你的眼睛里,所以你看不见。要体会易学的道理,必须要静,要有最宁静的境界,静得一点杂念都没有,要有至静、至正的头脑与心情,才能研究《易经》。忙乱的时候,没有办法研究《易经》,因为你的脑筋动不进去。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总而言之,天地间一切的学问及最高的原理,要想通达,便必须要通《易经》,才能融会贯通,“备矣”!完备了。

    致虚极守静笃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第二段是谈卦的性情的问题。《易经》里边最重要的两个卦,一个是乾卦,一个是坤卦。乾 ━━━━━━━━━ 、坤 ━━━━━━ ,这是卦象的形态。卦就是一种象征,拿现在的观念来说,可以叫它符号逻辑。画个卦(符号)给你看,你就知道意思了。前面说过,乾卦代表天,代表阳性;坤卦代表地,也代表阴性。换句话说,乾坤就是一体的两面。就像我们这只手,一面代表阳,另一面就代表阴。我们现在的观念,认为手掌是阳,手背是阴,其实,那也只是人为的习惯而已。

    乾这个东西,我们也可以说,不一定代表天、代表阳性或男性。重要的是这个乾 ━━━━━━━━━ 的符号,它所代表的功能和现象是“其静也专”,就是静到极点。极点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老子所讲的“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的道,就是根据《易经》来的。要空灵到极点,要宁静到极点,那个境界才算是“专”。懂了《易经》再来修道、打坐,不论道家、佛家,如果修定没有到空灵的极点,没有到宁静的极点,不可能得到纯阳之体。

    所以吕洞宾得道以后,就叫吕纯阳。纯阳是什么道理?静到极点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空灵到极点,就是“其静也专”,这就是乾卦。

    但是学《易经》的人要注意啊!这只是乾卦的一面,可以说它是阳中之阴的一面,或者说是阴中之阳的一面。这是讲它的静态。我们打坐的人,从这一卦就可以了解“其动也直”的道理了。静极了就动啦!阴极就阳生,阳极就阴生,打坐静到极点,气脉就动了。乾卦一动,“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动起来的功能非常大,像打高尔夫球一样,将打未打时,是其静也专,一杆子打出去,打得很远,就是其动也直,球未进洞是阳,等到一转弯进了洞,便又成阴了。所以乾卦是“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至于说直,世界上有没有直呢?物理世界最没有直的,物理世界永远是圆圈。我们这个地球及其他星球,都是在转圆圈,所以人到了太空,永远在转圆圈。太极也是圆周形的,无论你左转右转,阴转阳转,各个转法不同,但它共通的原则,却都是圆周形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