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六章 宋元时期新兴的道教(2/2)

    ——王志深

    ——丘处机长春  ——尹志平清和

    ——王志坦淳和  ——张志敬诚明

    ——樊志应重玄

    ——宋德方披云  ——祁志诚洞明

    ——秦志安通真

    ——申志贞洞元

    ——李志全纯成

    ——李志方重玄  ——霍志真寂然

    ——陈志益重显

    ——刘道宁真常  ——禇志通伯达

    ——房志起冲虚

    ——王处一玉阳

    ——郝大通广宁  ——范圆曦玄通

    ——王志谨栖云  ——徐志根洞阳  ——孙履道明德

    ——张志信消遥

    ——姬志真知常

    ——孙不二清净

    全真教历任掌教表

    姓  名  号      藉      卒年或掌教时代  寿数

    王  嚞  重阳    咸阳    金大定十庚寅卒  五八

    马  钰          丹阳    宁海州岳        大定廿三癸卯卒          六一

    谭处端          长真    宁海州盎        大定廿五乙已卒          六三

    刘处玄          长生    东莱    叠豢和三癸亥卒          五七

    丘处机  长春    登州    元太祖廿二丁亥卒        八十

    尹志平  清和    莱州    元宪宗元辛亥卒  八三

    李志常  真常    开州    元宪宗六丙辰卒  六四

    张志敬  诚明    安次    元至元七庚午卒  五一

    王志坦  淳和    汤阴    元至元九壬申卒  七三

    祁志诚  洞明            元至元三十癸巳卒        七五

    张志仙  玄逸            元至元卅一至大德六

    苗道一  凝和            元至大三

    孙德彧  开玄    眉山    元至治元辛酉卒  七九

    蓝道元                  元至治二

    孙履道  明德            元泰定元二

    苗道一  凝和            元天历二至元统元

    完颜德明        重玄            元元统三

    第二节  元代敕封天师道与其他

    元代立国之初,由于全真道丘长春的影响,朝廷内外,虽笃信西藏密宗的喇嘛教,亦曾有毁道教经典的事件,但对于儒家的孔子,与世居龙虎山的天师道,却能仍循宋代故事,又加敕封,而正其名为正一教主。元朝尊封孔子的敕文,有云:“先孔子而圣,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非孔子无以法。”不但为元朝增加不少光采,同时也为历代尊崇孔子的颂词中,无出其右的赞评。至于敕封张天师的经过与事实,如《元史·释老传》所载云:

    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相传至三十六代宗演,当至元十三年,世祖已平江南,遣使召之,至则廷臣郊劳,待以客礼。及见,语之日:昔岁己未,朕次鄂渚,尝令王一清往访卿父,卿父使报朕曰: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神仙之言,验于今矣。因命坐,锡宴,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命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十八年、二十五年,再入觐,世祖尝命取其祖天师所传玉印宝剑观之,语侍臣曰:朝代更易已不知几,而天师剑印传子若孙,尚至今日,其果有神明之相矣乎?嗟叹久之。二十九年卒。子与棣嗣为三十七代,袭掌江南道教,三十一年入觐,卒于京师。元贞元年,弟与材嗣为三十八代,袭掌道教,时潮啮盐官、海盐两州,为患特甚。与材以术治之,一夕大雷电以震,明日见有物鱼首龟形者磔于水裔,潮患遂息。大德五年,召见于上都幄殿。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武宗即位,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锡金印。仁宗即位,特赐宝冠,组织文金之服。延佑三年卒。四年,子嗣成嗣为三十九代,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符箓如故。

    此外,金元之际,在黄河以北,尚有刘德仁创立的大道教,萧抱珍创立的太乙教。皆不备述。

    普及民间道教观念的两部书

    元明之际,中国文学的趋向,已由汉文、唐诗、宋词、元曲的演变,到了明代,遂流行语体小说。自元代罗贯中着《三国演义》以后,关羽、诸葛亮都变为聪明正直的天神。继之又有《西游记》与《封神演义》的出现。从此而使道教的天、人、神三种关系的观念,普遍传布,永为后代中国民间社会的共同崇奉,对于道教天神信仰的宣传,最为有力。《西游记》的故事,以唐代佛教的高僧玄奘法师为主角,借用他留学印度的事实,演成唐三藏西天取经的经过,衬托道家修行炼丹成道的宗旨。《封神演义》则以历来道家所崇拜辅助周武王开国的姜尚(子牙)为主角,演成人与天神之间的关系,充分表现行善得道,作恶受报,褒扬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天人合一的中国宗教精神。这两部小说真正的作者,现代学者虽有考证,但都仍有问题。据道佛两家历来相传的观念,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站在道教立场来赞扬佛家的解脱。《封神演义》的作者,是站在佛教立场来赞成道家的精神。但无论如何,明代以后,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观念,以及对道、佛两教的认识,都由于此二书而来,乃至一般知识分子,亦附会因袭,始终不加深究,故对宗教思想,产生许多可以发噱的误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