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初修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定慧初修》 第二章 修定与参禅
    佛说戒定慧,为三无漏学。即定言定,实为戒慧二法之中心,且亦为全部佛法修证实验之基础;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发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摄。唯定并非专指跏趺坐(俗称打坐)而言,坐与行住卧等,各为四威仪之一,且坐有多种姿势,修定门中,约为七十二种;诸佛所说,以跏趺坐为最殊胜。跏趺坐中,既得定已,而后于行住卧中锻炼如一,乃至应事接物,定力不失,方为坚固。以此证取菩提,如攀枝取果,无不得心应手;然知见不正不彻,修法易歧,摄其理趣法要,略陈端绪,广探其奥,须遍习诸经论,尤于禅观等经,如天台止观、密宗法要等学,详为会通。

    兹略述坐法——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

    一、双足跏趺(俗名双盘),不能者或金刚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如意坐(左脚放右腿上)。

    二、两手结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左手掌上,两大拇指相拄)。

    三、背脊直立如串铜钱(身体不健康者,初任其自然,定久自直)。

    四、肩平(不可斜塌拖压)。

    五、头正颚收(后脑略向后收,下颚收压左右两大动脉)。

    六、舌抵上颚(使舌轻接于上龈唾腺中心点)。

    七、两目半敛(即半开半闭状,或开而易定则开,但不可全开,稍带敛意,或闭而易定则闭,但不可昏睡)。

    附注事项:

    1.坐时裤带等束身之物,一并放松,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