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00深圳重大决策与事件民间观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小平首次南行(2/2)
    他兴致勃勃地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那里的施工队伍还是内地去的,效率高的一个原因是搞了承包制,赏罚分明。深圳的蛇口工业区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500万美元以下的开支可以自己做主。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他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严肃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还提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并且,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此外,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以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为核心的邓小平第一次南巡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为贯彻落实邓小平谈话的意见,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由有关省、市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

    同年5月,**中央、国务院在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指出: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