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的济世观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71讲 解脱后要不要修行
    所以至心皈依以后众苦解脱,得了解脱以后,还起修不起修呢?解脱是解脱了三界六道一切苦难,这只是解决问题了,等于欠了债把帐还光了,但是往后还要不要钱生活呢?那只是解脱,还没有成就。解脱、般若、菩提圆满三者不可缺一。得解脱后正好修行,况且我们连解脱都还没有做到,妄以为自己谈谈禅就悟了道。唉!天地间这一类狂妄之人不计其数,根本上就犯了增上慢。

    所以,真得了解脱的人,正好修持,那么,他生来世‘诸根聪利’,六根特别聪明。聪明这两个字,就是耳聪目明,耳朵灵敏,眼睛好,头脑清楚。有许多人,耳朵听力好,眼睛不好;有些人眼睛好,耳朵不好,再不然鼻窦炎,鼻子不好;鼻子好了,嘴不好,或者身根不好,身根的毛病最多了,身根包括心、肝、脾、肺、肾、胃等五脏六腑,乃至肌肉、骨节都属身根。身心内外绝对健康的人,世界上没有一个,除了成道的人。所以,要诸根聪利极难。聪明,反应快,智慧极高是利。‘智慧多闻’是智慧又高,学问又渊博。什么都听过,学过,这还不算,‘恒求胜法’,常常学的都是一流的东西,即使学佛,也是碰到第一流的善知识,第一流明师,学得第一流的修持方法。

    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愁苦恼。

    ‘常遇善友’这可难了,经常碰到、交到善知识的朋友。我们在座有年纪轻的、年纪大的,想想看,自己在社会上一辈子交到几个好朋友?半个都没有,包括你的丈夫、妻子在内,都不是真正知己朋友。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所以中国文化始终标榜管仲、鲍叔牙,那是知己;像孔子与晏婴二人也是知己,孔子赞叹齐国矮子宰相晏婴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与他作朋友久了,愈觉他可爱,愈对他恭敬,这就难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