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天地罗尽凌霄岩
    被誉为“南中国第一洞府”的凌霄岩位于广东省云浮县和阳春县交界处。该洞是一条地下伏流河段,长度约200米,河水由阳春县境内汇集并潜入地下,在云浮县境内流出。洞体高大,特别是在伏流进口河段,洞高达60余米,洞厅也很大,跨度达120米,在主洞厅外,还有不少支洞,有的正在开发之中。

    如果从阳春境内驱车到春湾凤景区向北行驶,就会碰到云烟弥漫、怪石嶙峋、刺破青天、黑黝黝带有紫气的金字塔岩山,称之为塔状峰林。有一条弯曲的小溪,流向这座峰林脚下,流入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就是凌霄岩了。

    洞前的右侧,有一座黄色琉璃瓦的庙宇,庄重严肃地镇守在洞口,庙后一排排房子就是管理人员的宿舍。凌霄岩的正岩口,洞口宽达36米,高60米,酷似古刹大门,气势磅礴。两侧门框上,都是洞壁崩塌时的岩块堆积,这种岩块好在都已经过碳酸钙的胶结,稳如磐石。门桅上,钟乳石与蔓藤共挂;门嵋之上为虫l树高悬,仰望如琼台仙阁,高幻莫测。洞门处,清风徐徐,碧水潺潺,沁人心脾。由洞口向外,见古刹立于旁,翠竹围洞边:远处农田呼陌,村舍炊烟;洞门两侧,青岩与绿树相衬。面对此时此景,游人无不称非“世外桃源”莫属。

    过岩门,穿小道,就是凌霄厅。该厅是洞前一块大平地,面积有五六个篮球场那么大。左边是“沙池茶室”,右侧是流水小桥。茶室的水是采自高60米的钟乳石中飞滴下来的“天泉”,泡的是“神仙茶”来接待客人。清冽的天泉,煮出醇厚清香的茶水,一则品味溢香的茶水,一则仰望天际,旅途的劳累就此一扫而光。

    从凌霄厅再过小桥,登百步云梯,曲折而上就到了凌霄门。门口有“凌霄仙翁”,再进就到了“凌霄宝殿”。至此,你会大吃一惊,赞叹不已。原来此“凌霄宝殿”高近60米,宽105米,加上从洞口射进的光线和若明若暗的灯光从洞中折射、漫射,成千上万的石笋、石柱林立在眼前,仿佛置身于高大阴森的原始森林一样。宝殿四周,耸立着19根白玉似的擎天大柱,如太和殿的玉柱,蔚为壮观。石在每根高可达10米,粗径在2米以上,其中最大的3根巨柱,每根甚至20人也合抱不过来。这种看上去像千年松、万年柏的大石柱,柱身上璧纹斐然,像是经过人工精雕细刻过一般。同时柱身四周,又长满孔花,恰似朵朵灵芝抱柱而生,故大柱又名“灵芝柱”。有些石柱基部的石笋,犹如朵朵大莲花,或如蘑菇,或如鸡冠花,分布在松柏之下,数不胜数。特别是那些蘑菇石,看上去湿渡渡、圆溜溜,光滑无比,十分讨人喜爱,但如用手去触摸,顿时会缩手而称奇,原来这光滑的石蘑菇却长着很多小刺,棘人手掌。在松柏和蘑菇之间,还有两座“金山”与“银山”,金山闪烁着黄金色彩,银山泛出银白色光芒,再加上红绿灯光,显得五彩缤纷,分外妖烧美丽。抬头仰望殿顶,只见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联成一片,如天上流云,疾驰翻腾,又如沧侮波涛,汹涌澎湃。轻云的飘逸,怒涛之凝重,真是荡荡风云,回环索绕于空中,令人疑为瑞云缭绕、禅光四射、紫雾迷漫的凌霄宝殿。整个大厅被这些奇石怪景和光怪陆离的光线,装扮得十分阴森幽暗,同时又有滴水冷泉嘀嗒之声,使人觉得回复到招‘古初开的天地之中,混沌无形,又好像进入阴森地府,使人毛骨惊然,更觉得似乎到了九天之外的另一个天地,显得格外陌生而神奇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