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古洞紫烟蓬莱洞(2/2)
    经过“南天门”,离开中洞,就上到天洞中。天洞是1984年开发时发现的。在“南天门”口部有螺旋形的石笋挡住去路,此景点称“神螺锁天门”。钻过天门,登上天堂,满眼所见为“金光万道滚红霞,瑞气千条喷紫雾”,这就是玉皇太帝居住的宫殿一一“通明宫”。通明宫长48米,宽30米,高20余米,总面积1400多平方米,是莲莱仙洞较大的洞厅之一。中间直立一大石笋,形似“擎天玉柱”,全身金雕玉琢,十分华丽。这通明宫中有“太白金星府”,其府门前上面悬挂着各色各样、大小不一的宫灯:有“灵霄宝殿”,中间是玉帝,后面是黄伞,前面是一座御香炉;在“灵霄宝殿”外围为各路神仙驾着祥云来朝见玉帝,故曰:“群仙朝玉皇”,气势恢宏,神态逼真。

    穿过30米长的长廊,可达“迷仙宫”,实则是迷宫状洞穴。共有五个洞口,其间曲折离奇,主洞中有支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迷仙官”的形成是因为原来在地壳形成中,岩层与岩层之间有缝隙,而地壳运动又受挫动而产生断层和裂缝,地下水沿着地层间隙流动,就溶蚀成东西向的主洞;沿着挫动的裂隙流动,就溶蚀成北东向的支洞;主洞与主洞相交处,就生成了大厅。在“迷宫洞”内可见到一幅13米长的立体山水壁画。它是洞壁的崩塌堆积物,又经过碳酸钙凝结和在长期风化过程中受到一定剥落的结果。这是蓬莱仙洞的第一绝,为一般洞中所不见。壁画上有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万岩峰、虎牙岩、三天岩、黄山和峨嵋山等山形,形态逼真,山势迷漫,峰岩互立。再前即为“广寒宫”,行人到此,看到一片冰天雪地,给人以寒冷惊然之感。这是蓬莱仙境的第二绝,绝在方解石结晶体的纯度极高,绝在洞顶水流形成激流旋涡,形成螺旋上升的奇特大厅结构。

    过“迷仙宫”,就到“银河长馗仔”。“银河长馗f}”全长200多米,洞体雄伟壮观,星光闪烁,横贯天际,人称“天河”。洞床平坦宽阔,沿途景色秀丽。长廊中有神龟昂首向前,称“神龟指路”。其他景点有“河神守门”、“倒挂金龟”、“天马行空”、“孔雀开屏”等。长廊尽头,是一个由水流带来的堆积体。再向上就是蓬莱仙洞中景色最美的洞厅,叫“土母瑶池”。其中有“紫竹林”,上面是青枝绿叶,中间是紫竹杆,下面是仙笋林立。其前面是洁白如玉的透明的方解石结晶。这是蓬莱仙洞的第三绝。这种晶莹透亮的盾状钟乳石,是蛟绢天丝形成的“罗纱帐”。瑶池是圆形边石坝体,坝边浩白如玉,如宝石镶嵌,结构精巧,玲珑剔透,池中滴滴玉液,清澈透底。瑶池的位置在蓬莱洞最高处,由岩石中渗出的含有碳酸钙的地下水,首先在此凝析出碳酸钙,这种纯洁的碳酸钙体经结晶变成方解石,洁白无瑕,形成罕见的“瑶池仙境”。再往前就是“南海”和“潮音殿”。“南海”的钟乳石特别长,高约20多米、长17米、宽约6米的钟乳石从洞顶悬垂,形似巨型牙雕,雄伟壮丽,结构奇特,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其下为众多高矮不一的石笋,如“五百罗汉”、“二十四神”,构成一座“千佛山”。其中有云招‘一座,四周镶嵌方解石,中间一石笋,儿立中盆,极像南海观世音。“潮音殿”因与“南海”相邻而得名,殿内有大量细长的鹅管状钟乳石,分布面积不下100平方米,形如蚕丝,从洞顶直下,故称“天丝”。它的形成是因为洞顶有大量细密的两组裂隙,裂隙的空间大小相仿,却彼此漏水,洞顶下渗的地下水分布在各裂隙间,均匀地滴水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潮音殿”的生成与众不同,它不仅气势磅礴,是硕大的大殿,而且是在地下河水的旋转冲刷下形成洞穴,洞壁上有沟槽,洞顶有旋流涡穴。

    蓬莱仙洞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华山的江边景区,她不仅给上述两风景名胜区增辉添色,也使游人游了佛山、奇山后,领略地下世界神奇山木的风采。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