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执行: 中国企业如何提升执行力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由戴尔想到“新联想”的未来(2)
    再来看看业务策略,这也是在并构执行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不走出去是等死,走出去是找死”,对联想来讲,如何把“找死”变为“未必找死”?柳传志说,联想的优势是善于“拧毛巾”。联想首席财务官马雪征也曾向媒体表示,“我对联想的执行能力很佩服,你说它有它就真有,而且这种“挤”是建设性的,比如供应链系统的调整,客户服务系统的调整等”。如果说新联想的优势还是“拧毛巾”,过去ibm人不擅长拧,合并后也不能自动会拧。那么,新联想的“毛巾”是联想人去拧,还是联想人教会ibm人去拧呢?谁来为新联想“拧毛巾”?

    还有,怎么“拧毛巾”呢?合并后对于采购成本的下降,其实有限,从90亿到120亿美金,采购规模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市场投入方面,只能增,不能减,初生品牌“lenovo”必须加大力度宣传推广,这需要持续地巨大投入。人工成本的下降空间很大,在利润日益微薄的pc行业,薪酬应该是向高技术制造业靠拢了,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科技产业了,但这是ibm员工所不愿看到的。华为通信公司的国际化优势相当部分是人员成本的优势,华为国际队伍的人员工资几倍于国内人员,但比国际标准还少很多。中国简单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是美国的2%,白领工资也仅为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现在ibm的人员工资是2•5倍于联想人,但为了留住员工,杨元庆承诺不会降工资,人工成本可能很难大幅下降。新联想的利润源泉在哪里?还不太清晰。这需要更清晰的思路与果敢的选择。

    坚韧、冷静,是必须一直保持的心态,合并的过程中会遇到太多的太多的困难与挑战,这是必然的。更早走国际并购道路的tcl集团近期有些烦恼,国际化并购之路荆棘不断,李东生先生也坦言“国际并购比想象的更复杂,比预期的更难,达标时间可能将长于原来的计划”,即使自认为在收购时已经把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但今天也仍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而且还不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