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执行: 中国企业如何提升执行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2/2)
    相反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顾面子”,常常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就会被认为是不给别人面子,他很可能被看做一个不会“做人”的人,这在中国社会是吃不开的。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需要学会“照顾面子”,这成为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为什么说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呢?因为,“面子文化”不仅在组织的高层中普遍存在,更在各个组织的各个层面普遍存在。在组织的基层,有些员工“对事不对人”地就工作提出问题、疑议、建议时,被指向部门的经理/员工常常感觉不可接受,觉得是不被尊重,往往反弹很大,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没面子”了;这种自我保护的心态极大地延缓了问题的解决,导致了组织基础运行的僵化、低效,严重阻碍了组织的成长。

    在《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国人的劣根性》一文中写道:“我们跟老外打交道,有问题他们会当面指出,不管多难堪,但这并不妨碍他吃饭的时候跟你谈笑风生。所以老外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后只有1种声音;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10种声音。我们老板开会结束时通常会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全体沉默。一出会议室,跑到自己办公室门一关就开始开部门小会了。”

    这确实是太多中国组织状况的真实写照,非常形象深刻,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有亲身的感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持久的。

    “面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儒家主张个人和其他任何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向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是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是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某人在考虑要不要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其实主要就是在考量彼此之间的“关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