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经常遭受到病菌的侵害。很多人由于病菌感染,往往不治而终。然而,当时的医生对这些病菌了解甚少,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垂死挣扎。
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的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希望用自己的科学研究来改变这个状况。弗莱明知道,要把滤液中含量极少的青霉素提炼出来,并制成一种临床使用的药物,光凭他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需要许许多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在英国皇家《实验病理季刊》上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并呼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这一研究工作中来。
英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也一直在对天然的抗菌物质进行研究。他历来主张不同学科的学者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弗莱明的发现公布以后,弗洛里决定和才华出众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一起,共同进行青霉素的系统研究。
从1939年开始,在弗洛里的主持下,一批热心的科学家自愿组成了实验攻关小组。细菌学家加德纳和山德士负责青霉素的培养,钱恩负责从滤液中提取青霉素。山德士还研究出一种能测定青霉素含量的简便方法。培养液中青霉素的含量是极少的,要处理好几吨的滤液,才能得到一点点青霉素。科学家每天要洗刷几百个大玻璃瓶,培制十多吨培养液,还要接种、分离、干燥……工作十分艰苦。但科学家们都不认为苦,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研制出青霉素制剂,将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福音。
1940年,弗洛里等人终于得到了最初的青霉素制品,它的杀菌能力空前强大。这时,正好附近有家医院收治了一位严重感染的病人,他被送进医院时已经神志不清。虽然医生尽最大努力进行抢救,用了大量的药物,仍未能见效。当弗洛里把青霉素溶液缓缓地注入病人的静脉后,病人很快清醒过来,体温也逐渐恢复正常。之后,他们又用青霉素制品治疗了一批被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结果病人也都迅速恢复了健康。
然而,从青霉菌中提炼出来的青霉素实在太少了,远远满足不了医学上的需要。为了寻找高产菌种,解决青霉素含量过少的问题,弗洛里等人四处奔波,从各地的土壤、垃圾堆和发霉的食品中分离出几百种霉菌标本,逐一加以研究、比较。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在垃圾箱的西瓜皮上找到了高产的优良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成倍增长。同时,他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炼方法,不断提高青霉素制品的纯度,使它能成为临床用药。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弗洛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为这个目标奋斗。相互协作使弗莱明和伙伴们研制出青霉素,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可见,不管我们是多么强悍的人,在某个领域有多么权威,然而,当我们面对群体的时候,我们变得如此渺小。所以说,只有重视群体的力量,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其实,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些事情只有人们互相合作才能做到。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合作,不要独断独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养成合作的习惯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