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理由
三百年间中国最通行的古文选本
中国散文清晰的发展脉络
一部细致独到的准文学史
一本最佳的古代传统文化读本
从文学的角度理解中华文明的幽深和博大
历史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文学技巧的集中体现
编者:吴楚才,吴调侯
国别:中国
类型:散文集
成书年代:清代,1695年
阅读时间:青年
推荐读书:《古文观止》,中华书局,2001年
⊙背景搜索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吴楚材(名乘权)、吴调侯(名大职)为叔侄二人,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清吴兴祚在《古文观止序》中说:“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二人的情况现在只能于此序中窥见一斑。“观止”二字,出自《左传·襄公十九年》:吴季札在鲁国赏周乐,至《韶》舞,赞叹:“德至矣哉!大矣”,认为无美不具,于是说:“观止矣。”书名为观止,意在力图选编达到尽善尽美,无以超越。
⊙内容提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