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恩卿
9月21日14点人民网现场直播崔社长答网友17个问题(摘要)
[崔社]: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我今天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度一个很美好的下午,我们一块聊聊天,大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可以各抒己见,谢谢各位!
报业发展历经四阶段
[网友l:崔社长,您怎么么看待中国传媒业的走势。
[崔社]:中国传媒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应该算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观在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是从建国到1979年的30年,这是传铣办报时期,是计划经济形态下传统的报业模式。
进入了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提出,我们的报业也进入一个新的状态,用十年的时间孕育,中国报业开始进入改革时代。
90年代中国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管这个时期叫报业转型期:90年代开始出现了报业经济和报业市场,所以,这是很重大的变化。
进入2000年,中国报业进入了第四阶段,应该是发展阶段。
我理解中国报业的发展期大概经历了这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特征是卖方市场,报纸的主要的特征是宣传、教育,传递信息有以宣传教育为主。
第二阶段孕育期,是80年代孕育着改革。进入报业的转型期。
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国的报纸刚刚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单一的宣传、教育的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双向的信息传递的内容。这是报业转型期很重要要的特征——信息传递,这个特征我们叫市场化。这个时期为什么叫报业转型期?因为这个时期,我们报业的主体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无论是党报系统、青年报刊界系统还是以都市报命名兴起的报业群体,还不能代表中国报业的主流。90年代中国报业市场形态的基本特征,应该说是边缘报纸闯市场,主流媒体守旧营,就是说边缘的报纸开始了市场化。这个时期我们的党的机关报大多数还是基本保留原来的办报模式和它的操作运营手段。
进入21世纪,中国报业进入了发展期,可以说是进入了第四阶段。进入发展期有几个依据,都市报纸应该以主流资讯服务于主流人群,原先的机关报应该走进市场,使自己能够贴近市场,这是21世纪的一个基本特征。即都市报纸主流化,主流报纸市场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