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个目的
——以市场为中心,以发行为手段,激发市场效应,推销报纸的影响力,引发广告经营潜能,使报纸获得充分交换价值,进入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之路和发展报业经济的资产增值之路。
五
报业发展策略
以《北京青年报》为龙头,以完全意义的新闻纸为目标,以发展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报业集团为经营目标,抓住机遇,果断推进,快速发展,逐步完善。
(一)规模经营:日报化、立体化、集团化
——日报化,发展龙头产品,《北京青年报》要办成完全意义上的新闻纸。
——立体化,读者覆盖面和社会覆盖面,发展多种报纸。
——集团化,规模效应,以新闻出版业为主,同时发展跨行业多种经营。
(二)报纸发展,三足鼎立,稳中求新
——面向市场:立足城市,面向市场;加大压强,重点突破(《青年周末》,主题教育,正报)。
——发展报纸:提高内涵(信息量),扩大外延(扩印张)(《青年周末》,《新闻周刊》,日报化)。
—一报纸特色:权威性、社会性、服务性、贴近性。
(三)规范管理,抓住决策、控制和激励三个环节
——决策:发展目标决策,注意机遇性与果断性。
——控制:目标管理,计划控制,重在落实。
——激励:分配制度,人的工作动力,企业发展动力,注重合理性和目的性(目标需要性)。
六
报业大经营观形成过程
基本思路成立于1991年初,1992年5月在首次全国青年报刊企业管理研讨会以“报业大经营观”为题做简明发言,1993年3月在海南三亚第二次全国青年报刊企业管理研讨会上以北京青年报发展为实例再次做专题发言。
199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新闻出版报》以“走入经营天地宽”为题进行专访报道,本报大经营思路及其成果首次见报;同年中国青年报刊协会会刊《青年报刊界》做了报道;199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中国报纸月刊》刊登了由我署名的文章题为《以报为主,搞好经营》。1994年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兴东教授主编的《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扫描》对北京青年报的大经营观进行研究和肯定。
注:此文原为作者的《业务自传》。编入《我们尝试了什么——〈青年周末〉陈述与思考》(1996年6月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本书时,作者有所增补。
1994年10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