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 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观念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章 聘人:猎取最优秀的人才(3)(2/2)
    卡尔森出身于公务员家庭,1968年从斯德哥尔摩经济学校毕业后,进入温雷索尔旅游公司从事市场调研工作。3年后,北欧航联买下了这家公司。卡尔森在旅游公司先后担任了市场调研部主管和公司总经理。由于他经营有方,这家公司到1978年己发展成瑞典第一流的旅游公司。

    1978年瑞典航空公司出现危机,无力偿还债务,北欧航联立即高薪聘请他为该公司的总经理,他调任总经理不久,即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国内民航公司所订的收费标准不合理,早晚高峰时间的票价和中午空闲时间的票价一样。

    卡尔森将中午班机的票价减了一半以上,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学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这样一来,顾客们在机场外面纷纷扎起帐篷,等候空座。在卡尔森主管下的第一年,瑞典航空公司即转亏为盈,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1980年整个北欧航联都出现了危机,此时董事会就想到了卡尔森。当年北欧航联起用卡尔森在总公司主管民航事务,1981年起用卡尔森任总经理。

    卡尔森上任后,大胆改革,除下放权力外他还翻新飞机,把飞机的走道加宽。给订飞机票(价格较高)的商业旅客安排较好的舒服的座位。并把企业分成规模不等的利润包干中心。短短二年时间北欧航联在大多数航运公司亏损的情况下扭亏为盈,获得生机。

    然而卡尔森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董事会有些董事十分不喜欢他。就个人作风而言,卡尔森自称是个“有表现癖”的好出风头者。声称“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表演亮相”。一些同事对他动辄对报界发表谈话的夸夸其谈的作风大为不满。他曾要求将公司改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皇家航空公司”,觉得这更符合这几个君主国的国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董事会的第一副董事长反唇相讥:“你自己是不是也想改名换姓。”尽管这些人不喜欢卡尔森,但只要卡尔森能为他们赚钱,他们还是愿意让卡尔森当总经理。

    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们对人才有一种完美的错觉,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对人才的依赖心理。对企业而言,人才就是具有能为企业所用的一技之长的人,他也许在某些方面能力突出,但在其他方面表现平平,他也会有他的弱点。对有缺点的人才,尽量限制他不良的一面。对这样的人也要恰当使用,这样的人往往很有才能,只要让他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并且工作进展的确非常出色,危险就不大。只有打破人才完美的观点,企业才能自觉地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同时,它还有助于企业形成系统管理的观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